名人的教子故事

2024-05-09 10:01

1. 名人的教子故事

1、李嘉诚: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李嘉诚是香港巨富,他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他希望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学习今后立足于社会的本领,而不能依靠父母来生活。
李嘉诚在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只有八、九岁时,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一方面让孩子们列席旁听,另一方面让他们就某些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参加董事会,两个孩子不但学会了父亲以诚信取胜的生意经,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这段生活为他们今后在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两个孩子都以优异的成绩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们向父亲表示想要在他的公司里任职,干一番事业。李嘉诚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对兄弟俩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
于是,这两个孩子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去了投资银行。他们凭着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2、斯特娜:宽容孩子的错误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她在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天,孩子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可以吗?”母亲说:“可以,但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指了一下墙上的钟。
孩子知道回来迟了,马上歉疚地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孩子赶紧换了衣服,因为她每到星期二就要去看戏或看电影。这时,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并说:“今天时间来不及了,戏和电影是看不成了。”
孩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斯特娜夫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说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这真遗憾!”
“这真遗憾。”面对孩子的过错,尽管斯特娜夫人只说了这寥寥几个字的一句话,并未采取其他任何处罚手段,但是使孩子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母亲的要求如果是正确的,那就必须绝对照办,否则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
3、陈景润:让孩子个性自由舒展
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
儿子名叫陈由伟。“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起的。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陈景润也望子成龙。
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 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长,使他的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陈景润认为, 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 
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陈由伟天生聪明,每当他拿玩具,便好 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便拉下脸来严 肃批评儿子。
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孩子有好奇心是 件好事。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
儿子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来。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很快,他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
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过人之处。
现在他儿子小学快毕业了,学习成绩好,品行也优良,正准备考中学。陈景润与由昆欣慰地讲,教育孩子要灵活,要分阶段。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方法分不开。

4、洛克菲勒:从小对孩子实施理财教育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尔后与父亲结算。
这是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
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对待在校学习的孩子,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挣钱交学费零用。
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
5、老舍:解放孩子的天性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生”。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
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之。
谈到自己第2个女儿小雨,他说:“至于小雨,更宜多玩耍,不可教她识字;她才刚4岁呀!”
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不可强求,更不可处处约束。老舍先生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和“少年老成”,一看见小孩穿上小马褂,一举一动全像大人,便想落泪。
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可见,孩子的天真,在他眼里是何等重要,何等神圣!老舍先生提倡对待儿童必须有平等的态度,主张尊重儿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在这方面他是身体力行的。
对中学生,他以姓名相称,不再叫小名,表示尊重;会主动伸出手,行握手礼,以视平等。孩子们送小礼物给他,他必定当场回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礼品,就毫不迟疑地把自己的皮手套、衣服、皮鞋回赠出去,或者把自己的作品送上,还要签名,两倍地甚至十倍地报答对方的好意。
他爱给儿童写信,在信中常用幽默的话彼此开玩笑,甚至悄悄地向儿童宣布自己的写作计划。《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写作大纲便是在给冰心的大女儿--一位中学生的信中首次披露的。在他面前,孩子可以自由说话,他认为孩子有权如此,并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态度和胸怀。
老舍先生曾领着小学生们中央公园向花鞠躬。他说,花儿、植物都受到尊重,要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对待它们。他不让小孩子用笼子养鸟,说应该让它们自由地飞。他爱把矿物标送给孩子们,以为这既有趣又有益,是极有价值的礼品。
老舍先生更喜欢乡下孩子。虽然,他们穷,甚至脏,可是他们纯朴、忠诚、讲义气,人格高尚,而且知识广博,懂得大自然的许多奥妙。他希望孩子们尽贴近大自然。

名人的教子故事

2. 名人教子的名人故事

 名人教子的名人故事
                       特朗普:学徒式锻炼 
    美国地产富豪特朗普主持一档励志栏目《飞黄腾达》,其中真实的商业竞争场面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他的教子方式也是身体力行。
    儿子年幼时,特朗普正忙于建立他的商业帝国,他连与孩子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做功课、周末带他们上公园等等。特朗普给孩子们灌输最多的就是“金钱价值”的观念——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赚取。
    小特朗普13岁时第一次打工,是在父母位于亚特兰大的赌船上当服务生,除了基本收入,还可额外赚取小费。上大学的时候,小特朗普也仅仅是每月领取一定数量的零用钱,不够花也要自己打工赚取。
    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后,小特朗普对做生意有了浓厚的`兴趣。目前,他是父亲身边的得力助手。他要求自己不能在全集团的人面前丢父亲的脸。每天,他至少会与父亲进行一次业务上的交流。他对父亲的评价是:一个公正的老板,对人对事要求尽善尽美,一台工作机器。
     董浩云:明珠式雕琢 
    有评论说:“董建华是其父董浩云刻意雕琢的一颗明珠。”一代船王董浩云造就了一个以香港为基地、拥有1200万吨巨轮的远洋海运王国——东方海外。长子董建华两岁生日时,董浩云在他的照片背面题写下一行字——“欢迎伟大新时代的晨光”。
    董建华大学毕业后,董浩云却要他到通用汽车公司最基层去当一名普通职员。董浩云并不怀疑儿子是有理想的人,但担心刻苦精神不够,所以要他去找苦吃,接受生活的挑战,从最底层做起。于是,董建华在美国勤勤恳恳干了四年。
    在美国工作期间,为生活与工作方便,董建华请求父亲出面为他办一张“绿卡”。董浩云听了非常生气,坚决不同意为儿子申办绿卡。他对董建华说:“不管是什么籍,我们到底还是中国人。个人没有作为,不管什么籍,都没有人看得起。”
    大前研一:放任式成长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有两个儿子,在儿子十来岁的时候,父子之间就经常展开对话。儿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的时候,父亲也会加入其中;全家外出旅游之际,儿子也会邀请小伙伴一起出行。
    大前研一的两个孩子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长子虽然曾经在日本大学工学系化学专业就读,但是他因为想从事有关it领域的工作而中途退学,最后从事计算机图表的设计工作。20多岁的时候,大前研一的长子就已经成长为全能型人才,从技术到销售无所不通。而且,他很早就明白了工作的真谛,父亲有了什么事情也会与他商量,并且还曾经把大量的工作托付给他。
    次子熬到初中毕业,进入了美国的全日制寄宿高中,进而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就读,学习电脑科学。但他还是没有念完就退学了,后来在一家公司担任电脑方面的项目经理。自从发现次子在电脑方面有所专长之后,大前研一便让他担任自己的苹果电脑管理员,负责制作合同文本,并向他支付打工的报酬。有了这项收入后,零花钱就不用再给了;而长子则担任windows电脑的管理员。
    大前研一并不为了所谓的成功而牺牲儿子们的爱好和选择,而是让他们平平静静地享受生命的成熟,而不是去压榨生命,让生命变质。
    ;

3.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有哪些

  孟母
  孟母(?~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人。
  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
  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四大贤母”,而且位居“贤母”之首。
  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断机教子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
  买肉啖子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猪。孟子见了很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听了,笑了笑,随口说到:“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邻居不是为了孩子杀的猪,我却欺骗了他。这不是在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来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
  编辑本段
  欧母
  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4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是跟着一直守寡的母亲长大的。
  欧阳修的父亲当过地方官,为人正直、好客。他在世的时候,家中门庭若市,经济也宽裕。他去世后,家境逐步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以荻画地
  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你父亲的遗言,望你好好勉励自己。"欧阳修听到这里,抽泣着对母亲表示:"我一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后来,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庆历三年,他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欧阳修的母亲说:"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编辑本段
  岳母
  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古代四大贤母之一,教子精忠报国 。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编辑本段
  陶母
  陶侃母亲谌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千古传颂.以下为其育儿二事.
  截发延宾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古书有载: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谌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谌氏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坐诸荐以为马革。日夕,遂为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知谌氏所为,既叹其才识,又深愧其厚意,语曰:“非此母,不生此子。”逵至洛阳,遂称之於羊晫、顾荣等人,大获美誉。陶母截发延宾,锉荐喂马之事乡里传谈,以为贤良。官府特为陶母住所立坊,名为延宾坊,命屋边之桥为德化桥,以此嘉彰这位贤母。北宁范仲淹知饶州时,曾下令于德化桥头立“延宾坊故址”巨碑,供人瞻仰,以此宣传陶母“截发延宾”的事迹。
  封坛退鲊
  陶侃少时,在浔阳作主管渔业生产的小官。少小离家在外,谨记母训,陶侃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待人和善、颇有人缘。有一次,他的部下见其生活清苦,便从鱼品腌制坊拿来一坛糟鱼给他食用。孝顺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鱼,便趁同事出差鄱阳之机,顺便捎上这坛糟鱼,并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为侃儿一片孝心高兴。于是随口问送信物之人:“这坛糟鱼,在浔阳要花多少钱?”那客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说:“嗨,这坛子糟鱼用得着花钱买?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母爱吃,下次我再给您多带几坛来。”陶母听罢,心情陡变,喜去忧来,将糟鱼坛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鱼带回陶侃,并附上责儿书信。此书言辞严厉,书云:“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侃收到母亲返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深感辜负母训,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从此,陶侃为官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也一丝不苟将军资仪仗、仓库亲自加锁,点滴交公。陶侃的一生业绩浸透了陶母谌氏的言传身教。 助人为乐,不受酬谢.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有哪些

4.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有哪些?

曾参杀猪
曾子和孟子一样也是孔子的徒弟,曾子除了自己学习很好以外,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是非常上心的。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外出买东西,曾子的儿子也要去,曾子的妻子为了哄住儿子,告诉他等自己回来杀猪给他吃。没想到曾子的妻子回去的时候,看见曾子居然在杀猪,于是她说她只是为了哄骗儿子,怎么真的把猪杀了呢。
曾子说你今天骗了儿子,儿子会有样学样,以后去骗别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会造成很深的影响,我们得做好榜样。如果曾子没有杀猪给儿子吃,或许以后他的儿子以后会变成坑蒙拐骗之人。
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画荻教子
说的是北宋时期,在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甚至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尽管如此,欧阳修的母亲确深知必须让儿子受教育、读书,可是没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欧阳修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特别懂事,于是奋发图强,他于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高中进士,最终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5.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有哪些

 
  孟母
  孟母(?~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人。
  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
  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四大贤母”,而且位居“贤母”之首。
  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
  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断机教子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
  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
  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 *** 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
  买肉啖子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
  “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猪。
  孟子见了很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
  ”“杀猪干什么?”孟母听了,笑了笑,随口说到:“是给你吃啊。
  ”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邻居不是为了孩子杀的猪,我却欺骗了他。
  这不是在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来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
  编辑本段
  欧母
  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4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是跟着一直守寡的母亲长大的。
  欧阳修的父亲当过地方官,为人正直、好客。
  他在世的时候,家中门庭若市,经济也宽裕。
  他去世后,家境逐步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
  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以荻画地
  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
  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
  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
  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
  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
  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
  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
  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
  "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
  "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
  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
  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
  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
  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
  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
  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是你父亲的遗言,望你好好勉励自己。
  "欧阳修听到这里,抽泣着对母亲表示:"我一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后来,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
  庆历三年,他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
  欧阳修的母亲说:"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
  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编辑本段
  岳母
  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古代四大贤母之一,教子精忠报国 。
  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岳飞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
  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
  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
  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编辑本段
  陶母
  陶侃母亲谌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
  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千古传颂.以下为其育儿二事.
  截发延宾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
  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
  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
  (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古书有载: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
  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
  侃母谌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谌氏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坐诸荐以为马革。
  日夕,遂为精食,从者皆无所乏。
  逵知谌氏所为,既叹其才识,又深愧其厚意,语曰:“非此母,不生此子。
  ”逵至洛阳,遂称之於羊晫、顾荣等人,大获美誉。
  陶母截发延宾,锉荐喂马之事乡里传谈,以为贤良。
  官府特为陶母住所立坊,名为延宾坊,命屋边之桥为德化桥,以此嘉彰这位贤母。
  北宁范仲淹知饶州时,曾下令于德化桥头立“延宾坊故址”巨碑,供人瞻仰,以此宣传陶母“截发延宾”的事迹。
  封坛退鲊
  陶侃少时,在浔阳作主管渔业生产的小官。
  少小离家在外,谨记母训,陶侃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待人和善、颇有人缘。
  有一次,他的部下见其生活清苦,便从鱼品腌制坊拿来一坛糟鱼给他食用。
  孝顺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鱼,便趁同事出差鄱阳之机,顺便捎上这坛糟鱼,并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为侃儿一片孝心高兴。
  于是随口问送信物之人:“这坛糟鱼,在浔阳要花多少钱?”那客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说:“嗨,这坛子糟鱼用得着花钱买?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母爱吃,下次我再给您多带几坛来。
  ”陶母听罢,心情陡变,喜去忧来,将糟鱼坛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鱼带回陶侃,并附上责儿书信。
  此书言辞严厉,书云:“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侃收到母亲返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深感辜负母训,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
  从此,陶侃为官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也一丝不苟将军资仪仗、仓库亲自加锁,点滴交公。
  陶侃的一生业绩浸透了陶母谌氏的言传身教。
   助人为乐,不受酬谢.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有哪些

6.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的内容简介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中50位海内外著名华人舐犊情深的亲情故事,50位为人父母者的教子经验,50种各具特色的家教方法。内容图文并茂、具体实在、情理交融,涉及了青少年及儿童教育的方方面面——如何教孩子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如何对待功名利禄,如何对待成功与失败。

7.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的目录

1 因材施教出文章林宾日对林则徐的启蒙教育6 薪尽火传的民族气节梁启超家庭中的爱国主义教育12 人生一世要笃实黄兴教子的故事19 立身为贵祖父章太炎的“家训”24 “希望你们自己多多努力!”冯玉祥将军教育子女的故事30 “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宋嘉树的教子经36 “骄杨”成材柱长天杨昌济教导杨开慧的故事42 让家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李大钊的家教故事49 春雨润物细无声林伯渠教子故事56 《示儿女》:诗化的家训陈毅元帅教子二三事63 正廉家风两市长曹获秋教导女儿的故事68 “老母鸡”家是如何闯过三大考验关的张黎群家教经验谈74 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鲁迅的教子艺术81 “学问是一本书一本书读成的”戈公振指给侄子戈宝权的治学之路85 帽子与民族的尊严吕思勉教女趣闻90 “虎门原无犬子来”柳亚子教育子女的故事96 逆境教儿儿成材胡适母亲教子故事103 七子皆成“千里马”陈鹤琴教授的家教观110 “好好地说话,好好地做事”叶圣陶教育子女的故事116 为儿子当“舵工”的父亲傅雷家教记事122 不教儿曹作陋儒茅盾母亲是如何教育茅盾兄弟的127 父亲,冰心心目中的太阳谢葆璋施教女儿冰心记事133 三世英才好家风钱玄同、钱三强教子记138 尊重理解加言传身教李国豪教子故事144 有意与无意的教育境界吴金堤教育女儿吴启迪成材的故事150 艺术之树为何常青?傅抱石教导儿子的故事157 父亲给我一颗仁爱心回忆父亲丰子恺对我的教育和影响165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教子的故事171 化作春泥更护花曹聚仁教育女儿曹雷的故事177 “要当一个艺术家”侯宝林教子轶事185 “炼”:从家训到遗嘱赵丹教女“一字经”190 抢戏丢戏德,抢活得夫德陈强教给陈佩斯的“辩证法”197 独立:挫折教育的第一要义邓伟志对女儿进行挫折教育的经验203 母亲给我们一个快乐童年茹志娟是如何对女儿进行家教的209 以自信立于人生俞天白是如何造就儿子俞可的217 “以中国人为骄傲再创天地”船王董浩云教育儿子董建华的故事225 “博士之家”的背后香港大律师胡鸿烈夫妇是如何把儿子们培养成博士的230 “南洋”风雨叔侄情简铭石扶佐侄儿们创业记事235 贵在一个“韧”字胡文虎家教成功的秘诀240 父子两代爱国情霍英东教子故事247 “小超人”的人世历程李嘉诚扶子建业记事254 对金钱的态度比拥有金钱更重要蒋震的教子经257 置之死地而后生王永庆教子真谛263 玉不琢,不成器丁观海夫妇是如何培养丁肇中成材的266 “治家如治国”李光耀家教如是说273 他们培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武之、罗孟华夫妇培育儿子杨振宁记事283 后记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的目录

8. 教子的教子故事

孟母三迁,伤仲永,岳母刺字,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与孟母、欧阳母、岳母一起被尊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