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孝道?

2024-05-18 01:04

1. 何为孝道?

  一、孝道的定义:奉养父母长辈的准则叫“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二、孝道的内容:孝道的内容主要包括:1、养亲与敬亲;2、顺亲与谏亲;3、传宗接代;4、丧亲与祭亲;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1、养亲与敬亲:(1)养亲是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衣服居住等基本的生活,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2)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
   2、顺亲与谏亲:(1)顺亲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论语·学而》说: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谏亲是在父母犯错的时候要委婉的提出建议,让父母能改正错误,这也是孝的一种内容。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要委婉谏议。《论语·里仁》说:“事父母几谏”,即委婉劝谏。《孟子·告子下》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3、传宗接代:传统封建的孝观念认为人在结婚之后必须生子,生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这一重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孝经·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会感到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宗接代观念在古代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
   4、丧亲与祭亲: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庸》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滕文公上》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礼记·祭义》说:“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从以上可看出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说的丧亲。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 。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礼仪。可见,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
   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1)立身:百善孝为先,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礼记·祭义》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孝经·开宗明义章》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2)立功: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孝经·开宗明义章》说:“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何为孝道?

2. 孝道是什么?

  一、孝道的定义:奉养父母长辈的准则叫“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二、孝道的内容:孝道的内容主要包括:1、养亲与敬亲;2、顺亲与谏亲;3、传宗接代;4、丧亲与祭亲;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1、养亲与敬亲:(1)养亲是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衣服居住等基本的生活,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2)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
   2、顺亲与谏亲:(1)顺亲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论语·学而》说: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谏亲是在父母犯错的时候要委婉的提出建议,让父母能改正错误,这也是孝的一种内容。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要委婉谏议。《论语·里仁》说:“事父母几谏”,即委婉劝谏。《孟子·告子下》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3、传宗接代:传统封建的孝观念认为人在结婚之后必须生子,生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这一重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孝经·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会感到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宗接代观念在古代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
   4、丧亲与祭亲: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庸》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滕文公上》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礼记·祭义》说:“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从以上可看出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说的丧亲。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 。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礼仪。可见,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
   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1)立身:百善孝为先,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礼记·祭义》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孝经·开宗明义章》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2)立功: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孝经·开宗明义章》说:“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3. 什么是孝道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报。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
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什么是孝道

4. 什么是孝道

孝道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5. 何为孝道

我们都知道孔子的学说里面,是很重视礼的。那么,这个礼有什么用,对谁有用,什么时候用,都是很有讲究的。而且,这个礼自古至今没有断过。
  
  
 中国儒释道三家中,对于国家稳定,对于社会秩序维护,对于家庭安定团结,儒家的礼功不可没。
  
 那么这么纷繁芜杂的礼,我们该怎么来学习和了解呢?窃以为,作为国家的一分子,社会的一分子,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安分守己,重视礼仪道德,这个国家将是多么强大,多么坚不可摧。
  
 我们每个人,无论你在国家、社会上是什么地位,自己都有着最基本的身份:为人子女,为人兄弟姐妹,为人夫、妻,为人父母……
  
 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在社会上受人尊重,拥有良好口碑,首先要从家里做起。在家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门一定错不了。你看,孔子也是这样说的: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种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可见,仁道的根本在个人身上落实起来还是孝道。
  
 我听老百姓这样说:在家不行好,出门大雨浇。不是吗?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貌似在讲一个动物的人如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是讲学习做人的途径。但其实,这里面强调了孝的作用。
  
 它讲了一个人在家里该如何,在外面该如何。只有在家时懂得怎样,出门才能够成为什么样子。
  
 最后一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个人理解是我们都听得非常熟悉的一句话:先做人再做事。把人做好了,做事没问题。否则,不懂做人,当然不理解为啥要学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这里面就相对全面的提出了做人做事的标准。基本上是对男性提出来的。因为在当时女性没有地位。但是,我觉着在今天看来,衣不过时:其中道理男女通用。
  
 无论男女,在社会上只要尊重贤者,轻视色(男女都是色)。在家里侍奉父母竭尽全力。在单位讲求奉献,愿意付出。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这样的人,无论他懂不懂“礼”,都是值得尊重的。堪当时代楷模。
  
 这里有几个地方要注意:凡重色者,必然是心理不健全的人。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最终的结果是不用想象就可以预见的——重色轻友。会有什么好处呢?
  
 在家孝顺父母。这里要强调的是:重心不重行。如果一个人没有孝心,他天天给父母做事情,父母真的会开心吗?必有所图。但是,心到了即使没有在身边服侍,父母依然会很欣慰的。
  
 凡是在家孝顺的人,出门无论做事做人都不会差太远。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老人可以含笑。
  
 这个我们要分开看。它有个前提:
  
 这个人有什么样的父亲。如果父亲提不上串,做人做事一塌糊涂,这段话无效。那么,这个人必须早早就立志,并且坚决不与其父亲同流。真要孝顺,还需要不断的劝解父亲走向正途。
  
 如果父亲行得正做的端,我想儿子应该有必要在父亲去世之后长期坚持父亲的教导。改都改不了,几十年根深蒂固了。
  
 我们读书识字,千万不能离开生活。不要忘了,我们学是为了用,是为了让我们活的更好。只是死读书读死书,一味盲听盲信,不如不学。
  
 我们应该都见过没有文化,没读过书,但是事业做大,人品有口皆碑的人吧。当今有个典范就是:曹德旺。另外一位已经去世,就是台湾橡胶大王王永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孔子了解他的家庭背景,所以这样回答。其实我们可以放大一下:小孟和家里人生气了。但是,又因为不敢违背老人,心里不舒服。所以,就来找老师求教。老师知道问什么,就巧妙的回答:按照规矩做。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得罪老人,又能够保留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个和两面三刀不同。
  
 孔子很了解人性,他深深的知道百人百性。所以,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什么意思呢?你和家人的关系是你家的事。你按照规矩做,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就好。不关别人的事。有必要担心自己是否孝顺吗?
  
 是呀。有没有想过:能来往就多来往,不能来往就少来往。活着的时候知道他是自己的父母。死了也不忘去做该做的事。哪里有什么孝顺不孝顺的疑惑呢?
  
 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不一样。没有必要用别人的行为语言来绑架自己。孝道和穿鞋一样,哄不了人。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个很多人没有正确理解。这句话好像没回答呀?父母只担心孩子的健康。看起来并不正向呀?
  
 如果这样理解:父母把我们养大不易。他们希望我们健康快乐。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停止。即使我们长大成人,在他们眼里还是孩子。他们还会操心。
  
 当我们懂了这道理,就应该懂得反哺。把自己照顾好就是孝顺。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不让他们担心就是孝顺。
  
 这点很高级了,超越了要服侍照顾,一三五问安,二四六叩头。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的意义是什么?是让我们知道自己之所出。永远不忘先人的恩德。祭祀这件事,不分好坏。无论父母生前如何,都应该做。因为,祭祀的本质是不忘本!这个本是家族,不仅仅是父母而已。
  
 那么,你说祭如在是不是应该?祭祀这件事为什么不可以代驾懂了吧。懂了这点,你就懂了人!懂了做人。懂了为什么在外的游子,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懂了为什么初一十五烧纸送钱。
  
 人活着要有寄托!这个神,就是你的寄托。个人有个人的寄托,民族有民族的寄托。古圣先贤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神!是我们民族的寄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给老人一口饭吃就行了。猫了狗了都可是这样养的。如果只是养了,没有敬意,养父母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这怎么能算得上孝顺?什么时候,孝顺的 门槛这么低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回答色难,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子夏这孩子有个性,必然会产生和父母之间的争执。所以,老师说:“别给脸色看就好了。家里有事,腿勤点。有饭,先让老人动筷子。”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
  
 我想这就是针对另外一种不懂事理的老人应该有的做法。我们不要争吵,劝就是了。为什么?为了息事宁人。为了暂时的耳边清净。
  
 这样的父母,一辈子都是如此,别指望可以改变他们。能做的就是劝劝罢了。即使他们有很多缺点,看在生我一世的恩情,总不能不恭敬。我们只可以在内心里忧愁一下,不可对他们产生怨恨。
  
 道理简单,很容易理解。但是,做到非常难。因为对象不是讲理的人。但是,如果有这样的父母,我劝你抓紧去买彩票。因为:你比别人幸运。你天天都在考验之中,他们的无理会促使你成功。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是两千年来误会最多的。以为做大事,必须要父母死后才可以。只要父母活着,就不可以走远。那你看见天底下有几人这样做的?
  
 别说远游了,就是出差都不行。还要不要上班,生活?如果这理解是对的,有必要的,那么父母就不值得尊敬!再说,你看夫子出游列国,身边跟了那么多人,都是父母双亡的吗?
  
 所以,我个人认为,正确的理解是:父母在不要无故远游。父母身体不好,不要离开太久。
  
 亲,你觉着呢?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担忧。
  
 这样的理解是合乎人情的。但是,我觉着有些缺憾。因为,古人很看重命。所以,这里的“年”,指的是父母的八字,父母的命运。不仅仅是年龄。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生老病死我们不能决定。但是,如果我们提前了解了,是不是可以提前做些准备?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命理学。后来被人们看做迷信的东西。但是,它的的确确可以起到让我们的生命减少很多遗憾的功能。可以预知!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孔子不会没有缘由的称赞一个人。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学习孝道,学习的是“道”。道只有一个,那就是孝。但是,尽孝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不仅仅是二十四孝而已。
  
 所以,不要以为今天我们了解了孝,就可以孝。一定要学孝,行孝,坚持不懈。
  
 我们为什么要对老人行孝?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没关系,不要等到自己不孝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错了。
  
 行孝要趁早。

何为孝道

6. 孝道是什么?


7. 什么是孝道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什么是孝道

8. 什么是孝道?

  一、孝道的定义:奉养父母长辈的准则叫“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二、孝道的内容:孝道的内容主要包括:1、养亲与敬亲;2、顺亲与谏亲;3、传宗接代;4、丧亲与祭亲;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1、养亲与敬亲:(1)养亲是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衣服居住等基本的生活,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2)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
        2、顺亲与谏亲:(1)顺亲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论语·学而》说: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谏亲是在父母犯错的时候要委婉的提出建议,让父母能改正错误,这也是孝的一种内容。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要委婉谏议。《论语·里仁》说:“事父母几谏”,即委婉劝谏。《孟子·告子下》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3、传宗接代:传统封建的孝观念认为人在结婚之后必须生子,生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这一重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孝经·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会感到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宗接代观念在古代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
        4、丧亲与祭亲: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庸》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滕文公上》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礼记·祭义》说:“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从以上可看出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说的丧亲。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 。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礼仪。可见,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
        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1)立身:百善孝为先,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礼记·祭义》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孝经·开宗明义章》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2)立功: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孝经·开宗明义章》说:“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