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戒的不偷盗

2024-05-02 16:12

1. 佛教五戒的不偷盗

不偷盗就是“义”,义是义务,不讲求报酬。对一切众生贡献是尽义务,不需要报酬,这是义;不偷盗接近义。“不与取”就是偷盗;不与取是别人没有同意、没有答应,你就取来,这就犯偷盗。这一条戒也是很不容易受持,我们没有得到别人同意,随便把别人东西移动,都是偷盗;不一定说据为己有才是偷盗,佛经里定义不是如此。我的书放在桌子上,你没有得到我同意,故意把我的书拿到另外一边,让我找不到,就算偷盗。而且戒律订得非常微细,就是一草一物、一针一线,再微小的东西都不可以偷盗。这一条戒是帮助我们修学清净的布施,帮助我们放下身心世界,使我们恢复自性清净心。

佛教五戒的不偷盗

2. 妙祥法师:佛教五戒的盗戒到底在戒啥

教五戒的盗戒,又称为不与取。不是你的东西,没有得到主人允许,是不能取用的。盗戒主要是戒除众生贪心,不劳而获的贪取心。杀盗淫,都是戒除众生贪心的,是从不同方面制戒的。贪、嗔、痴是众生得解脱的极大障碍,戒行不清净,是不能解脱烦恼痛苦的。

3. 佛门中有哪五戒?(像戒色......

【五戒】
 梵语pan~ca s/i^la^ni。指五种制戒。(一)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杀生,(二)偷盗(不与取),(三)邪淫(非梵行),(四)妄语(虚诳语),(五)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在小乘经量部中,受三归依即成优婆塞,准许五戒分别受持;说一切有部则须先受三归依,后具受五戒,始名优婆塞,故不许五戒分别受持。五戒之中,前四戒属性戒,于有情之境发得;后一戒属遮戒,于非情之境发得。又前三戒防身,第四戒防口,第五戒通防身、口,护前四戒。我国古来以五戒配列于仁、义、礼、智、信五常,复以不杀配东方,不盗配北方,不邪淫配西方,不饮酒配南方,不妄语配中央。[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毗尼母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十三、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俱舍论卷十四、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二、摩诃止观卷六之上]

 (二)亦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饮酒。然此五戒之中,第四戒总摄口业之恶,盖由十恶之说转来者。灌顶经卷一、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四天王经等皆举此说。

 (三)为在家菩萨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禁绝:(一)夺生命,(二)不与取,(三)虚妄语,(四)欲邪行,(五)邪见等。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大日经疏卷十八等说之。即于通途之五戒中,除去饮酒戒,另加邪见戒。[杂阿含经卷三十一、增一阿含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六、优婆塞五戒相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

佛门中有哪五戒?(像戒色......

4. 佛门六戒是什么啊?

佛门有五戒或十戒、八戒之说,没有佛门六戒说法。
一、五戒是: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二、十戒是: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爱,九不嗔恨,十不愚痴。
三、佛家八戒:
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扩展资料
副标题中戒嗔是属于佛门五毒心的内容,佛教中所说的五毒心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禅定,那终究是邪定。
修大神通或各种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结果可能会变成魔通或各种恶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 五盖: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
盖乃烦恼之异名,有障、覆、破、坏、堕、卧之义,如《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云(大正27·249c)︰‘何故名盖?盖是何义?答︰障义、覆义、破义、坏义、堕义、卧义是盖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毒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家八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戒律

5. 佛家四戒是什么啊?

另据《华严孔目》,四戒也有下列说法:
1、解脱戒:谓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则自然远离惑业之缚而得自在,是名解脱戒。
2、定共戒:谓因修习禅定,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
3、道共戒:谓声闻之人,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
4、断戒:谓断贪嗔痴等烦恼,得成道果,是名断戒。

扩展资料:

佛教根据情况不同分为居士五戒、六种戒、八关斋戒(八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比丘、比丘尼的戒律称为具足戒),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等等。
五戒:是指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此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
六种戒:指菩萨所受持之六种戒律。
(一)回向戒,谓回向一切众生,同成佛果。
(二) 广博戒,谓广摄一切所学诸戒。
(三)无罪欢喜处戒,谓远离五欲,而于诸戒无所毁犯,得欢喜之乐。
(四)恒常戒,谓虽尽形寿,亦不舍弃所学诸戒。
(五)坚固戒,谓不为一切利养恭敬、烦恼、随烦恼等所惑动而毁坏持戒。
(六)尸罗庄严具相应戒,谓具足一切戒之庄严。
八戒:是指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戒

佛家四戒是什么啊?

6. 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一、不杀生戒——戒经所载: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杀害。杀害的方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凶器,或用手足伤杀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又有看到他人去伤害物命,内心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杀害众生的恶行,名为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戒律所制,上自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而取,不论是佛教寺院的三宝用物,或家庭中的用物,或无理的强夺,或偷窃,或诈取等等,都是犯偷盗戒。能远离偷盗的过患,不偷窃强夺,名为不偷盗戒。
  三、不淫戒——即完全禁止淫欲,此戒与出家戒同,非是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故经云:“为在家人制出家法”,是为不淫戒。
  四、不妄语戒——即禁止说谎话,摄口四善业戒。
  五、不饮酒戒——即禁止饮酒。因酒醉时,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等糊涂的事。
  六、不涂脂粉香水,不戴花,不穿华丽服装,不观玩歌舞伎乐——即面上不涂脂粉,不将香水涂身,也不可带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通常是灰色的衣服,出家者穿出家服,不在此例)不要往观歌舞伎乐(包括电视歌舞节目),或到娱乐场所去。
  七、不睡卧高大床褥——不可睡卧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
  八、不非时食戒——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可吃饭,即过午不食。
  以上八戒中,前七项是属于戒法,第八项是属于斋法,故总名八戒斋。这八戒斋,是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
  楼主所提的六既是不涂脂粉香水,不戴花,不穿华丽服装,不观玩歌舞伎乐——即面上不涂脂粉,不将香水涂身,也不可带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通常是灰色的衣服,出家者穿出家服,不在此例)不要往观歌舞伎乐(包括电视歌舞节目),或到娱乐场所去。七既是不可睡卧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来自《佛学入门》

7. 什么是佛教的五戒,八戒,十戒

五戒者: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八戒者(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三)离非梵行(四)离虚诳语)(五)离饮诸酒(六)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七)离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八)离食非时食
十戒者(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鬘,(7)不歌舞观听,(8)不坐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蓄金银宝物。

什么是佛教的五戒,八戒,十戒

8. 三昧耶戒的佛法戒律

吴明〈佛法戒律论〉(摘录)梵语三昧耶,义有多种︰⑴时(一时佛在)会(大会经)宗(显示论)平等。⑵誓愿。⑶警觉。⑷除垢障。三昧耶戒,即平等本誓戒,意谓与佛平等誓愿。密宗修行,在传法灌顶前,须先受三昧耶戒。由传法之师男水自头顶灌下,称‘传法灌顶’,以示永不违越。三昧耶戒,就是以三种菩提心为戒。《金刚顶宗发菩提心论》云‘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乐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锐无惑,宜修佛乘。当发如是心︰我今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求余果。誓心决定故,魔宫震动,十方诸佛,皆悉证知。常在人天,受胜快乐。所生之处,忆持不忘。若愿成瑜伽中诸菩萨身者,亦名发菩提心。何者?为次诸尊,皆同大毗卢遮那佛身。(中略)凡人愿为善之与恶,皆先标其心而后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行。既发如是心已,须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门分别。诸佛菩萨,昔在因地,发是心已,胜义行愿三摩地为戒。乃至成佛无时暂忘。惟真言法中,是说三摩地法,于诸教中,缺而不书。一者行愿,二者胜义,三者三摩地。’所以三种菩提心,就是行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以三种菩提心为戒,即三昧耶戒。此诸佛菩萨共同发心平等本誓之戒也。所谓行愿者,如论云︰‘我当利益安乐无余有情界,观十方含识,犹如己身。’所谓胜义者,如论云︰‘观一切法无自性。’所谓三摩地者,如论云︰‘当知法尔应住普贤大菩提心,(中略)照见本心,湛然清净。’三种菩提心可分为大悲(行愿)、大智(胜义)、大定(三摩地)三德。东密胎藏界则分为佛部(大定)、莲花部(行愿)、金刚部(胜义)三部。亦有分为观音(行愿)、文殊(胜义)、普贤(三摩地)三尊,或分为表德(行愿)、遮情(胜义)与不二(三摩地)。《大日经》〈具缘真言品〉所列举之四重戒‘三昧耶戒’语出《大日经》〈具缘真言品〉所列举之四重戒,即︰⑴不应远离菩提心︰因学密行人尚在因位,具有菩提心而未圆满,时有远离之虞。且菩提心为三昧耶戒之根本,菩提心存则三昧耶戒在;菩提心失,则三昧耶戒失,故首要告诫不应远离。⑵不离正法不(或起)邪行︰此条对出家在家行人有同有别。出家在家均不能离开正法,即不离佛法般若,此乃共同之点。但出家人为佛法常住,清净梵行,故不能邪行,如淫事。在家人行菩萨道,需入世俗行事,有时难免邪行,如夫妇性生活。三昧耶戒于此开许,但前提是不能离开正法,即不能脱离般若,脱离菩提心而邪行,此乃差别之处。故出家人为不离正法不邪行,在家人为不离正法起邪行。⑶于一切法不悭吝︰佛法为公,不得私有。菩萨行愿,弘法利生。悭吝法施,是乃灭法。故于一切法,自人天乘以至佛乘诸法,皆应法施,不得悭吝。悭吝即失菩提心,违反平等本誓。然于此知,法施是为利人,说法施皆应当机。故对大乘根机,不应说小法令退堕;对小乘根基,不应说大法令疑谤;不应向外道辄说自具妙戒,自有大法,令其嫉恨退失。⑷不得不饶益众生︰此乃菩提心根本所决定,法尔如此;有‘众生有一不成佛者,我不成佛’之大定;有‘观一切法自性,法尔如是,我为法王,如法自在’之大智。有一不饶益众生,即远离菩提心,违犯平等本誓。以上四重戒,即佛所说三昧耶戒。亦即诸佛之平等本誓。以后四重禁戒,具体发展成为十重戒,亦称十波罗夷。此十重戒在显密二教中又各不相同。《梵网经》所说十无尽藏戒显教十重戒即《梵网经》所说十无尽藏戒,犯此戒律,则得波罗夷罪。即戒律中之严重罪。显教十重戒是︰杀、盗、淫、妄语、酤酒、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嗔心不受悔、谤三宝。《大日经疏》第一种十重戒密教十重戒有三种,其中二种是《大日经疏》所说,另一为善无畏三藏所说。《大日经疏》第一种十重戒为︰⑴不应舍正法。⑵不应舍离菩提心。⑶于一切法不应悭吝。⑷勿于一切众生作不饶益行。⑸不谤一切三乘教法。⑹不应于一切法生悭吝。⑺不得邪见,拨无因果。⑻于发大心人劝其深心,不令退息。⑼于小乘人前,不观彼根而说大法。⑽菩萨常当行施,不得施他人以害物之具。《大日经疏》第二种十重戒为⑴不舍佛宝⑵不舍法宝⑶不舍僧宝⑷不舍菩提心⑸不谤一切三乘教法⑹不悭吝一切法⑺不起邪见⑻不阻止他发大心,亦不得见其懈退而不劝发⑼不差机说法⑽不施一切不饶益他物。善无畏《无畏三藏禅要》之十重戒为⑴不应退菩提心,妨成佛故。⑵不应舍三宝皈依外道,是邪法故。⑶不应毁谤三宝及三乘教典,背佛性故。⑷于甚深大乘经典不通解处不应生疑惑,非凡夫境故。⑸若有众生已发菩提心者,不应说如是法令退堕,趣向二乘,断三宝种故。⑹未发菩提心者,亦不应说如是法,令彼于二乘之心,违本愿故。⑺对小乘人及邪见人前,不应辄说深妙大乘,恐彼生谤获大殃故。⑻不应发起诸邪见等法,令断善根故。⑼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妙戒,令彼以嗔恨心求如是物不能办得,令退菩提心,二俱有损故。⑽但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应作及教人作、见作随喜,于利他法及慈悲心相违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