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汉代陶俑的特点

2024-05-18 01:31

1. 讲述汉代陶俑的特点

作为与墓葬制度联系紧密的俑像,是汉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门类。与秦代兵马俑相比,汉代俑像则主要塑造的是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且形象更生动活泼。
西汉早期俑像性质[1]和秦代兵马俑相似,多是用军阵来送葬的模拟物,但在规格上要比秦
俑小得多。沿袭秦的风格,造型比较呆板,主要是用整齐阵列向人们展示为死者送葬的森严军阵。除此之外也有彩绘女侍俑,模制烧成陶后敷涂色彩,轮廓线条流畅优美。艺术造型超出军阵陶俑,富有生活情趣。渐至东汉,这种侍仆舞乐俑成为主流,兵马俑不再出现。造型对象转为舞女,侍仆,农夫和市井等。造型艺术也由呆板变为生动。

讲述汉代陶俑的特点

2. 对比一下秦朝和唐朝的陶俑形象,并通过查阅资料,看他们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异同

  秦代的陶俑种类较少,除秦俑坑中出土的兵马俑外,就是秦陵附近出土的跽坐俑和百戏俑。跽坐俑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秦代大型陶俑。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不断在秦始皇陵附近出土,它们形制高大,制作精良,头上高髻后梳,面目清秀,刚出土时被认为是女俑。后来在秦始皇陵附近大量出土,一人一马同穴而葬,并且有的唇上有胡须,至此才弄清他们是男俑,身份是在阴间为皇室养马的“圉人”即马夫。由于他们地位低下,再加之身处一种政治高压的环境中,因此,出土的跽坐俑个个低眉垂眼,温顺的面相中明显呈现出惶恐的神情。百戏俑发现于1999年,目前共出土11件,均只穿着陶塑彩绘厚短裙,身体其它部位裸露。俑的面部与身体裸露部分均为浅粉红色。俑的高度与真人大致相当,造型有的作直立状,有的作双手卷衣状,有的一手叉腰一手高举、双腿作前弓后箭状,有的作半跪状。这批陶俑的体形、装饰、动作均与兵马俑迥然不同。据专家研究,它们应是秦代宫廷百戏(杂技)活动的真实写照。

  在唐代各种陶俑中,数量最多的是人俑。同唐墓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一样,唐俑塑造的各种人物,即使身份低贱如侍女、乐伎、马夫等,从他们的表情中看不出丝毫的怯懦,也没有半点卑微与奴气,相反他们和达官贵人一样,大都呈现出乐观、自信甚至张扬的精神风貌。这些形象已越过审美范畴的需要,变成了对人性、人格独立平等的一种热烈追求。唐人对国人平等,对外族人也一样,没有丝毫的歧视和偏见。唐代陶俑中的外族形象多达数十种,无论他们是在朝廷做官,还是在市井经商、卖艺,创作者都从正面去塑造,并赋予他们鲜明的民族个性,如吐蕃人的刚烈、粟特人的坚毅、大食人的神秘等,根本看不出丑化或歧视的倾向。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看来,唐朝皇帝真是说到做到。异族形象的大量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唐朝泱泱大国宏大致远的胸怀以及大唐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唐代盛世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此。
  女俑是唐代人俑最精彩的部分,主要采用写实手法,人物刻画比例准确、形体优美,发型、服饰、体态、神情、动作各尽其妙。一般均作站立状,云髻高耸,衣衫华美,显得端庄秀丽。初唐时期的女俑身材苗条,衣服窄紧。盛唐时期的女俑大髻宽衣,雍容华贵,反映了社会富足,人们追求健康丰腴的审美意识。这一点与汉代形成鲜明的对比。汉人喜欢苗条、清癯而唐人偏爱丰腴、饱满,这就是所谓的“环肥燕瘦”,它除了反映唐代杨玉环、汉代赵飞燕两位绝代佳人的体形特征外,也反映了两个时代不同的审美观。汉唐两代不但对美的认识有差异,在美的表现方式上也有不同。从出土女俑看,唐代女人表现自己的美,毫不掩饰,大胆热烈乃至泼辣,充满了激越之情,而汉代女俑则更多地表现为内向、含蓄、文雅。
  唐代的女俑还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从妇女俑的多样化,不仅见证了唐代三百多年的服饰、发髻、化妆的演变过程,从帷帽、窄袖、翻领、著男装等等特色,也充分证明了当时的唐风胡化。正如元稹《法曲》中所写的“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总之,唐代女俑服饰所展示的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彩、创新的装饰、典雅华贵的风格,处处让人感受到当时大胆追求、兼收并蓄、崇尚华美、意兴飞扬的时代精神。

3. 汉代陶俑的种类

汉代俑像种类很多,主要以陶俑为主,另有铜俑,玉俑,石俑,木俑等。石俑四川出土较多。青铜雕塑以主要以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为代表,陶俑则以甘肃,河南,河北的为代表。其中最受人称赞的是东汉的说唱俑。真实地刻画了说唱者充满感情的神态和手舞足蹈的忘我境界,极富戏剧性的神情,堪称写实主义的杰作。总之,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的俑像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面貌。朴拙的风格,奔放的气势构成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艺术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汉代陶俑的种类

4. 唐代陶俑是什么样的?

人物俑的造型,大体是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如西安出土的唐三彩女俑,身披蓝色宽衣,内着窄袖绿衣,下着黄色长裙,袒胸,肌肤丰腴,神态安详,是盛唐宫廷妇女的典型形象。另外,武士多英俊勇猛,胡俑高鼻深目,文官彬彬有礼,天王则怒目凶狠。除此之外,还塑造了黑人陶俑,如西安南郊裴氏墓中出土的黑人陶俑,形象十分真实,卷曲的头发成细螺旋状,肤色黝黑,红红的嘴唇,低鼻梁宽鼻翼,这些特征都是典型的非洲黑人的形象。

5. 讲述汉代陶俑的特点

汉代陶俑的历史价值在于它的存世量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物以稀为贵汉代人崇尚“事死如生”的人生理念——死了就是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因此,生前要把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吃的、用的、住的都准备好,生前享受了什么死后也要享受什么。所以今天我们看到,汉代墓葬里常常出土大量的陪葬品。在这些陪葬品中,有一类物品散发着熠熠的光彩,充满着艺术的魅力,这就是汉代陶俑(以下简称汉陶)。本文拟结合比较典型的几组汉代陶俑对其艺术价值进行简单分析。一、汉俑的整体情况概述汉代陶俑的发现比较普遍,目前在全国特别是河南、陕西、四川、山东、河北等地都有发现。本文例举具有代表性的四处陶俑:1.1957年四川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墓出土的击鼓说唱俑。该俑通高55厘米,灰陶,捏塑,裸着上身,正在进行演唱。说唱俑头戴一顶软帽,长条围巾绕头一圈,在前额处打了一个花结,坐在一个泥塑的圆垫子上,正在说戏,呈笑颜大开、眉飞色舞,挥臂踢足的喜悦状态。

讲述汉代陶俑的特点

6. 唐朝陶俑的艺术特点

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为陶俑的制作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唐朝陶俑的大量出现同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异域的各种风物、衣饰、形象皆为唐人吸纳,成为时尚,亦成为陶俑的表现题材,而厚葬风气的日益兴盛终于成就了唐俑的繁荣。

7. 我国东汉时期和秦朝时期的陶俑的特点区别?

1.陶俑起源于我国的墓葬陪葬制度。
古人希望通过陶俑陪葬来取代人殉。
由于埋于地下,陶俑保留了很多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
但是,儒家是非常反对人殉和陶俑陪葬的,认为陪葬制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孟子·梁惠王上》曾引用孔子的话,“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由此可见,孔子对人殉和陶俑陪葬深恶痛绝。
2.秦始皇兵马俑就是秦朝时期陶俑的代表作品。说明秦朝时期我国的陶俑技术的特点是准确真实,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地步。
3.由于我国汉朝时期崇尚厚葬,所以东汉时期,陶俑制作主题 多样,形式新颖,表情、体态已经出现非常多种的形式,在制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东汉时期和秦朝时期的陶俑的特点区别?

8. 汉代陶俑的种类

汉代陶俑的历史价值在于它的存世量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物以稀为贵汉代人崇尚“事死如生”的人生理念——死了就是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因此,生前要把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吃的、用的、住的都准备好,生前享受了什么死后也要享受什么。所以今天我们看到,汉代墓葬里常常出土大量的陪葬品。在这些陪葬品中,有一类物品散发着熠熠的光彩,充满着艺术的魅力,这就是汉代陶俑(以下简称汉陶)。本文拟结合比较典型的几组汉代陶俑对其艺术价值进行简单分析。一、汉俑的整体情况概述汉代陶俑的发现比较普遍,目前在全国特别是河南、陕西、四川、山东、河北等地都有发现。本文例举具有代表性的四处陶俑:1.1957年四川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墓出土的击鼓说唱俑。该俑通高55厘米,灰陶,捏塑,裸着上身,正在进行演唱。说唱俑头戴一顶软帽,长条围巾绕头一圈,在前额处打了一个花结,坐在一个泥塑的圆垫子上,正在说戏,呈笑颜大开、眉飞色舞,挥臂踢足的喜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