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是什么

2024-05-02 08:58

1. 农村金融是什么

农村金融[1]  “[2-4]  就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巩泽昌,1984:P4-20;张琳,1984:P1-10)、“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丁文详等,1988:P47)、“是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的‘融合体’”(舒子塘,1989:P10)、“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王世英,1992:P1)、“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李树生,1999:P29)、“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王绍仪,2002:P115)。
“千村调查”是上海财经大学坚持8年的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大型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研究项目,2015年的主题是“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与使用”。8月27日,从项目发布会上获悉,调查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渗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不发达地区金融普惠工作亟待加强。

农村金融是什么

2. 农村金融是干什么的

农村金融 “就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是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的‘融合体’”、“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农村金融的准确定义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首要前提。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并且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i]基础上,"农村金融"的内涵似乎只要给"金融"冠以"农村"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拓展资料】"农村金融"的本质蕴藏于农村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其定义实际上是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现实,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依据这一哲学认识,联系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实际,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导致上述缺陷的原因在于1978年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是在没有触动整体经济和金融体制背景下自发进行的,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改革的重心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在政府主导下,转向了城市和工业。虽然,伴随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从未停止,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偏好的强烈驱使,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能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下,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只是暂缓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矛盾的被动局面。从而致使研究和认识"农村金融"的范式,最终没有能跳出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金融背景下,基于传统货币银行理论形成的,以"农业"为对象,以信贷为特征,以人为认定身份、依靠行政手段赋予职能为标准,以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为载体的机构范式。从而直接导致了"既有文献,对于农村金融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分析,大多着眼于农村金融机构视角",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必须在现有机构框架下,赋予其功能,进而通过其行为绩效判断其功能实现的效应,即遵循机构--功能--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

3. 农村金融的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的准确定义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首要前提。文献分析发现,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并且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i]基础上,“农村金融”的内涵似乎只要给“金融”冠以“农村”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事实上,我国既有“农村金融”概念就是这样生成的[ii],即“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金融”(见编者注)这种看似简单明了,实际却是望文生义、同意反复的定义,不仅掩盖了农村金融的自身特性,使之失去了作为独立范畴存在的逻辑基础,而且,存在两个明显问题。 一是“农村的”指向不明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还是存在于农村地理空间的?还是从属于农村经济主体的?还是冠以“农”字招牌的?还是在农村从事业务活动的?还是其他兼而有之的?等等这些,其内涵含糊不清。二是对“金融”的理解流于形式不仅忽视了“对金融的定义,传统金融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是有区别的”,“存在从不同视角对‘金融’所进行的规范性的论证”,其表述林林总总,各不相同,“直到今天,……,尚无普遍被接受的统一的理论界定”的事实。而且,沿袭了主流金融观—“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只是概括了金融活动的外表,却将其本质隐藏起来的形式化定义。“有‘望文生义’之嫌”,没有深刻地认识到:“金融的实质其实并不是资金的借贷”,而是“财产(Property)的借贷或财产的跨时(Intertemporal)交易活动”,“‘金融’就是信用转让”的金融本质属性。显然,仅依此形式化的定义,难以把握“农村金融”的内涵,更难以进一步透视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本质和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要义。 “农村金融”的本质蕴藏于农村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其定义实际上是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现实,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依据这一哲学认识,联系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实际,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导致上述缺陷的原因在于:1978年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是在没有触动整体经济和金融体制背景下自发进行的,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改革的重心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在政府主导下,转向了城市和工业。虽然,伴随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从未停止,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偏好的强烈驱使,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能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下,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只是暂缓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矛盾的被动局面。从而致使研究和认识“农村金融”的范式,最终没有能跳出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金融背景下,基于传统货币银行理论形成的,以“农业”为对象,以信贷为特征,以人为认定身份、依靠行政手段赋予职能为标准,以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为载体的机构范式(Institutional paradigm)。从而直接导致了“既有文献,对于农村金融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分析,大多着眼于农村金融机构视角”,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必须在现有机构框架下,赋予其功能,进而通过其行为绩效判断其功能实现的效应,即遵循机构--功能--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 “并从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角度试图对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进行具体求解”,再一方面,导致了将农村金融机构的界定等同于农村身份的人为 定。致使那些只有“农村”之名,而无“农村”之实,甚至有悖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机构,也被认定为农村金融,导致农村金融政策缺乏有效的实施和传导载体,农村金融功能无法具体落实。此外,还人为地加剧了城乡金融分割的“二元”结构,农村金融职能被人为地限制在只有“农村”身份,而不一定具有相应意愿和能力的金融机构范围内,致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画地为牢,金融机构间的市场竞争有失公平。结果是农村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农村金融市场出现“逆向选择”,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倾向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农村金融功能被弱化。可以说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理论和实际工作的一系列问题,都与“农村金融”缺乏科学界定有关。因此,选择恰当的视角和范式,科学界定其内涵十分必要和迫切。

农村金融的农村金融

4. 农村金融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农村金融在我国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各种金融服务,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即民间金融。广义上来说,一切与三农有关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都算是农村金融。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金融支持,比如多种产业需求快速增长、基础建设资金需求趋旺、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需求大幅增长等。但在现实中,却遭遇金融机构网点减少、覆盖率下降、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瓶颈。

据中国社会科院“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最新数据,我国“三农”金融的缺口已达3.05万亿元。正是基于巨大需求,也给了新型金融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5. 为什么要研究农村金融

金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要产物。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今天,原有的经济形态已难以支持其更好更快发展,因此需要适应这种“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经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另外,金融是近现代工业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对农村的应用不可能照搬照抄。
由此,迫切需要研究以农村为特定对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为什么要研究农村金融

6. 农村金融的介绍

农村金融1“234就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巩泽昌,1984:P4-20;张琳,1984:P1-10)、“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丁文详等,1988:P47)、“是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的‘融合体’”(舒子塘,1989:P10)、“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王世英,1992:P1)、“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李树生,1999:P29)、“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王绍仪,2002:P115)。“千村调查”是上海财经大学坚持8年的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大型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研究项目,2015年的主题是“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与使用”。8月27日,从项目发布会上获悉,调查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渗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不发达地区金融普惠工作亟待加强。

7. 怎样才能学好农村金融专业

亲你好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具备银行产品营销、业务操作及与客户进行良好有效沟通的能力;3.具备快速手工点钞和机器点钞、熟练运用数字键盘进行传票录入、熟练进行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的技能;4.掌握财务会计核算、银行会计业务核算、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小额信贷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定和业务流程;5.熟悉各种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了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组织,掌握农业经纪人具备的基本知识和金融营销基本手段;6.了解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条件和流程,掌握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原则,熟悉小额贷款公司日常运营,具备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风险控制和企业管理基本技能;7.了解三农经济、农村金融的基础知识,熟悉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等农业保险知识,掌握保险代理或经纪知识。【摘要】
怎样才能学好农村金融专业【提问】
亲你好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具备银行产品营销、业务操作及与客户进行良好有效沟通的能力;3.具备快速手工点钞和机器点钞、熟练运用数字键盘进行传票录入、熟练进行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的技能;4.掌握财务会计核算、银行会计业务核算、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小额信贷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定和业务流程;5.熟悉各种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了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组织,掌握农业经纪人具备的基本知识和金融营销基本手段;6.了解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条件和流程,掌握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原则,熟悉小额贷款公司日常运营,具备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风险控制和企业管理基本技能;7.了解三农经济、农村金融的基础知识,熟悉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等农业保险知识,掌握保险代理或经纪知识。【回答】
刚开始去学校学习农村金融应该怎么做?【提问】
学习农村金融有什么要求【提问】
没有什么要求 你只需要把该学的学好就行了【回答】

怎样才能学好农村金融专业

8. 目前乡村金融的规模如何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2021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达4432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率为11.2%,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的13.2%;总负债为4104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率为11.5%,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负债规模的13.3%。

信贷资产质量方面,2021年二季度末,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23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58%,较2021年一季度下降了0.12个百分点。

银行各类指标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为0.73%,较2021年一季度降低0.12个百分;农村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29.56%,较一季度提高5.53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14%,较一季度提高0.02个百分点。

金融服务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47.6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速29.3%。其中,农村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57797亿元,较一季度增加2752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余额的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