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外汇购买美国国债是为什么?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2024-05-13 07:27

1. 中国用外汇购买美国国债是为什么?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简单描述了为什么要购买美国国债,和等我们的益处

中国用外汇购买美国国债是为什么?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2. 国债是国家以什么方式发行的?购买国债有什么好处?

  国债的发行方式   公募法。即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   国债发行的公募招标方式按招标标的物分缴款期、价格和收益率招标三种形式  按确定中标规则分单一价格招标(荷兰式)和多种价格招标(美国式)。  承受法。即由金融机构承购全部国债,然后转向社会销售,未能售出的部分由金融机构自身承担。    出卖法。即政府委托推销机构利用金融市场直接出售国债。   支付发行法。即政府对应支付现金的支出改为国债代付。   强制摊派法。即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强迫国民购买国债。 [编辑本段] 国债的偿还   1、国债偿还的方式   分期逐步偿还法。即对一种国债规定几个还本期,直到国债到期时,本金全部偿清。   抽签轮次偿还法。即通过定期按国债号码抽签对号以确定偿还一定比例国债,直到偿还期结束,全部国债皆中签偿清时为止。   到期一次偿还法。即实行在国债到期日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偿清。   市场购销偿还法。即从证券市场上买回国债,以至期满时,该种国债已全部被政府所持有。   以新替旧偿还法。即通过发行新国债来兑换到期的旧国债。   2、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   通过预算列支。政府将每年的国债偿还数额作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项目列入当年支出预算,由正常的财政收入保证国债的偿还。   动用财政盈余。在预算执行结果有盈余时,动用这种盈余来偿付当年到期国债的本息。   设立偿债基金。政府预算设置专项基金用于偿还国债,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付专款设立基金,专门用于偿还国债。   借新债还旧债。政府通过发行新债券,作为还旧债的资金来源。实质是债务期限的延长。 投资者购买国债可以获取比存银行更高的收益,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得到了搞建设所需的资金!

3. 购买国债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政府购买国债资产的两种方式对实体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黄金精品资料 2010-08-11 11:22:09 阅读10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中央银行资产改善的必要性

    对比我国央行和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可以看到在资产持有方面, 我国央行与这些国家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在我国央行的总资产中占主要部分的资产是国外资产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债权。据2002 年4 月公布的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 这两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42.11 %和41.149 % , 而对政府的债权(含国债) 这一项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5.6 %。与日本央行相比, 日本政府债券占日本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为66.6 % , 托管日本政府债券所占比重为5.7 % , 所借政府债券现金抵押所占比重为6.5 % , 三者合计共占日本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为78.8 % , 外汇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4.6 %。(张贵乐, 吴军, 1999) 。和日本央行相比, 我国央行所持有的政府债券资产, 占总资产的比重明显过少。那么政府债券资产过少反映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它对于央行执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职能, 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根据客观调控目标, 有目的地变更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促使经济主体通过选择改变自己的经济行为, 以影响社会总需求, 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根据这一职能, 央行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少社会中的货币供给量, 压缩社会的有效需求, 迫使经济降温, 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经济萧条时期则应该执行放松性货币政策,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 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 促使经济中的有效需求增加, 进而推动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央行来说, 基础货币是一种负债, 增加基础货币供给量就意味着央行的负债增加了。根据资产负债平衡原理, 央行的资产也必须有相应的等额增加。从这个观点来看,央行执行货币政策时, 其资产与负债是同向变动的。在繁荣时期, 央行为紧缩货币, 必须用经济方式出售其资产, 使基础货币尽快地回笼, 以达到紧缩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而在萧条时期, 央行必须尽一切可能增加其资产, 在买入资产的同时, 基础货币就会随之流入社会并进入流通领域, 从而达到放松货币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下, 央行有着双重身份: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 央行是一国货币主管当局, 代表政府统管一国货币金融事务, 制定金融货币政策; 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 央行又是一国货币的经营者, 它必须以一个交易者的身份参与金融市场交易, 在买卖货币的竞价交易中完成资产与各类货币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 这是央行能否实现对货币供给量调控的关键所在。在交换过程中, 央行的资产与负债是同向变化的, 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 央行的资产总额将会等额增加, 而当货币供给量减少时, 资产总额将会等额减少。既然中央银行是通过公平交易的方式与其他经济主体交换资产与货币, 那么央行的资产能否与货币在交易中尽快地成交就成为央行宏观调控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了。 
    以我国央行为例, 其主要资产有两种: 一种是国外资产, 另一种是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债权资产。这两种资产的共同的缺陷是对资产的买卖决定权问题上存在着非对称性。也就是说, 在这两种资产的买进和卖出过程中, 资产的买卖决定权并不完全掌握在央行的手中, 因而资产交易的实际结果与央行想要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 
    我国央行的国外资产主要是外汇储备, 其买卖的决策权掌握在国外部门的手中, 其结果常常与央行所希望出现的结果相背。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 央行本应紧缩货币, 但此时净出口出现顺差或者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 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央行就需要用人民币全额兑换外汇, 其结果是央行所持有的资产非情愿地增加了, 等额的货币进入流通领域, 造成了物价更快地上涨。例如,1994 年央行对汇率的干预使外汇占款占当年基础货币增加额的75 % , 货币供给量M2 的增速高达34.5 % , 导致1994 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21.7 % , 通货膨胀比1 993 年更为严重①。在经济萧条时期, 央行应该放松货币, 但此时如果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央行就必须承担起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责任, 其结果将使央行的资产总额下降, 基础货币供给量的进一步收缩, 对经济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伤害并加剧了通货紧缩。 
    对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债权的发放需要央行与商业银行共同决定, 而贷款的收回主要由央行来决定。因此央行执行再贴现率政策时, 在放松货币与紧缩货币两种状态下, 表现为货币政策效应的明显不对称。在繁荣时期, 央行需要提高再贴现率, 以收回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商业银行面对过高的再贴现率, 从本身利益出发, 往往会做出迅速还贷的决策, 使央行紧缩货币的政策得以成功。而在萧条时期, 商业银行由于自身不良贷款的增加, 往往采取谨慎贷款的策略, 加上居民存款的不断增加, 商业银行往往并不缺钱, 这时即使央行降低了再贴现率, 仍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响应, 商业银行不来向央行申请贷款, 央行扩张货币的政策就难以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 我国央行所持有的主要资产, 存在着明显的内在缺陷, 有时会使央行的货币政策难以执行或者增加了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 必须对其所持有的资产结构进行改善。 

    二、铸币税的特殊作用———改善央行的资产持有结构

    在现代货币经济学中, 铸币税一般是和财政赤字、货币扩张联系在一起的。铸币税指央行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购买国债或透支借款等形式向中央财政提供弥补预算赤字的资金, 表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创造谋取的实际资源数量和为预算赤字进行的货币融资②。在20 世纪90 年代, 美联储购买政府债券的业务要以整个资产业务的85 % , 这说明在征收铸币税方面, 美联储比日本央行走得更远。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 民间对货币的需求将不断地增加, 通过增发货币, 财政不仅获得了铸币税, 而且使央行的资产存量稳定地得到扩张。只要不出现超额的货币供给, 由央行所持有的国债的本息实际上是不用偿还的。 
    征收铸币税, 可以有效地增加央行持有的国债总额。由于国债资产买卖的控制权可以更多地掌握在央行手中, 因而增减国债资产以替换基础货币的交易一般可以由央行来决定。在繁荣时期, 央行可以通过市场卖出债券, 收回基础货币, 以达到让经济降温的目的。在萧条时期, 央行则可以通过市场买进债券, 放出基础货币, 以便使更多的基础货币投入流通, 达到使总需求增加的目的。 
    央行手中持有较多的国债, 还可以通过冲销操作, 达到稳定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如前所述, 在1994 年, 我国央行因被动的外汇放款, 使基础货币投放量大幅增加, 虽然当时央行也采取了相应的冲销措施, 通过收回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来抵消外汇占款猛增带来的冲击, 但这种做法给市场中的企业和商业银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 商业银行被迫收缩对企业的贷款, 少数银行甚至使用高息揽储, 以弥补央行货币紧缩后的缺口。 由于商业银行收回贷款的行为属于一刀切的做法, 在具体操作时无法按照资金配置的有效性来收回贷款, 致使有些企业被迫中止已投资的优质项目, 而有些企业则因贷款无门而无法安排有盈利前景的生产, 只好眼看着市场销售良机从身边轻轻滑过。外向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外汇占款, 只要有外汇就能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与生产。内向型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信贷, 当商业银行信贷紧缩时, 即使是有效率的企业, 也会因贷款的突然收缩而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显然, 央行使用收回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冲销方式对内向型企业所造成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它使资金配置效率下降。 
    如果当时央行手中有足够多的国债, 如果央行采用卖出国债的方式收回基础货币, 则在市场中愿意买进国债的企业和个人必定是资金的盈余者, 他们买进国债的行为优化了手中持有的资产组合, 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 同时央行也完成了收回基础货币的调控目标。 
    同样是收回基础货币的对冲操作, 采用不同的渠道和方式, 对资金的配置效率所产生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这就说明在央行资产持有结构中增加政府国债资产的持有量决不仅是增加一个资产品种的问题, 而是一个关系到改善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效率和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的大问题。征收铸币税的一个特殊作用是可以改善央行资产的持有结构, 从而改变央行在紧缩货币阶段和扩张货币阶段在执行货币政策方面的非对称性, 进一步提高执行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三、国债的购买方式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铸币税, 创造基础货币用于购买国债。在买进国债的同时, 央行的资产增加了,同时也将等额的新增基础货币发放给经济主体, 这部分货币将进入流通领域。央行购买国债的方式一般可分为直接购买与间接购买两种。直接购买是指央行直接从财政手中购买原始发行的国债, 并向财政提供等额货币的一种方式。间接购买则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 根据调控经济的需要, 买进二手国债的一种方式, 两种购买方式在正常时期应该是等价的, 对经济所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 但在市场经济发育尚不发达的转轨时期和经济萧条时期, 这两种方式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直接购买,央行可将增发的货币直接拨付给政府, 由政府立即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 从而保证了货币供给增量与实际货币需求增量的一致性, 对实体经济总需求的增加一般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增发货币全部投入了流通领域参与国民经济的循环, 对总需求的增加起着直接推动的作用, 且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较小。而间接购买, 央行将增发货币拨付给卖出国债的企业和个人, 当增发的货币进入流通的货币市场时, 会造成市场中超额的货币供给, 使货币市场利率下降, 并引起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的非均衡与重新调整。尽管利率的下降对刺激总需求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但经济主体的趋利性选择有可能使央行增发的货币只有部分流向实体经济, 余下的部分则会流向投机的资产市场(如房地产市场或股票市场) , 在极端的情况下, 甚至全部增发货币都流向了投机的资产市场, 这会造成该资产市场上因过度投机而出现泡沫。出现泡沫经济的基本条件是整个经济因供过于求而出现严重的设备与生产能力的闲置, 失业现象较为普遍且严重, 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无利可图。80 年代末期的日本情况和1997 年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情况就是这方面的最好例证。由于资金的逐利性, 在这一时期央行向二手国债市场扩张货币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有些学者强调向财政直接购买国债的做法有可能对政府产生一种依赖心理或形成某种惯性, 以致于在任何时候, 政府只都会要求央行通过增发货币替政府的预算赤字买单, 因此, 这个口子不能开。笔者认为, 给央行一定的独立性是十分重要的, 但在某些非常时期, 在国民经济的内需严重不足, 急需扩张总需求的时期, 央行也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直接向财政购买国债, 增发货币的责任。 
    笔者注意到在战争时期, 各国一般很少出现供大于求和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 一个可以解释的理由是: 战争时期政府的首要职责是组织全国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 全力以赴战胜敌人, 赢得这场战争。战争急剧放大的军费开支使政府被迫通过增发货币来弥补赤字, 从而在客观上起到了扩张总需求的实际效果。这是我在网上找的 其他经济问题你可以自己去看 网址是www.njmy.jsjzlm.com

购买国债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4. 购买国债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你应该问发行国债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发行国债是一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是,财政政策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货币政策则主要是要调整货币流量,保持币值的稳定.两者是有区别的.
有时货币政策中也采用发行债券的方法,是货币政策中常用的一个工具.国债是债券中等级最高的.
从财政政策角度来说:发行国债可以迅速用于投入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各个发展项目,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一项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角度来说,发行债券,可以迅速回收流通领域中的货币,减少货币流量,进一步控制通货膨胀.

5. 购买国债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一)国债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政府行使其职能,必须有一定的财政支出。一般来说,政府的主要收入来自税收,当政府税收刚好等于或者大于其财政支出时,政府无赤字或有盈余;当税收小于支出时,政府赤字就产生。因此,为了追加收入,弥补财政缺口,政府便发行国债。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将其使用权转移到国家手中。根据乘数效应,在今后年度,必将引至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二)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政府发行国债,当中央银行承购国债,会直接地增加政府的存款。这部分存款用于政府各项支出,拨给社会上的部门企业和个人时,其账户所在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相应增加,其结果就是货币供给量大大地增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扩张社会货币供给量。如果社会正好处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状况,那么很容易造成很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承购政府债券。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这是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而商业银行又具备扩张信用和创造派生存款的机制,它表明商业银行虽然不能创造货币,却能够在中央银行放出货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信用规模。于是中央银行在承购国债时,扩大的货币供给不仅仅是国债本身,而可能是扩大的许多倍。按照存款准备金制度,当财政向社会有关方面进行拨款后,商业银行的社会存款将会增加。于是,其中一部分作为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另一部分可用来发放存款。存款的结果又使得社会存款增加,此乃派生存款。如此循环进行,使得信用扩张。当商业银行动用超额准备金购买债券,没有减少社会存款,货币供给没有减少,而银行购买债券,政府运用资金,会扩张货币供给。国债的流通对货币供给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企业或者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把国债转让给商业银行,非银行部门的存款就会增加,即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投放出来,货币供给量增加。当商业银行将手中的国债转让给中央银行时,商业银行在中央的超额准备金将增加,这笔资金随时可以投放出去,扩大货币攻击量。因此,中央银行买卖债券可以控制货币供给。 

  (三)国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首先政府发行国债以后,如果将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性支出,就直接扩大了政府的投资规模。实践中,很多国家的债务收入都是用来作为扩大政府投资的;在另一方面,政府债券能影响资金市场的利率,而当利率升高时会引起投资支出的减少。因为人们的成本提高了。相反,当利率降低的时候,投资就会增加。国债同时对消费产生影响。政府举借国债增加了政府现实可用的资源,如果这些扩大的收入来源被用于各种消费开支,那么国债的直接效应就是增加政府消费。但从个人角度来看,国债使得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家庭或个人的消费减少。 

  (四)国债对总供给的影响 

  不管外债还是内债,如果能够有效运用,投入生产过程,就能促进生产发展扩大未来的社会支出,从而扩大社会供给量。在举借外债的时候也可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给。政府通过外债的发行,拥有了以外汇形式的货币购买力。政府可以进口紧缺的商品物资,从而增加社会供给量。国债还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它是通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表现的。如果国债运行扩大了某经济主体的投资或者消费,又没有减少其他主体的投资和消费,那么社会总需求就会增加。

购买国债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6. 为什么我国要买国债

国债就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相对于公司企业发行的公司债或是个人签写的借据。购买国债形同借钱给一个国家的政府,可以赚取利息。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快速,累积了许多现款,这些钱必须“找个地方放”,除了安全,也赚取利息。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购买了美国债券。美国国债虽然有美元波动的风险,它是当前债信最高的资金安全港,基本上没有欠债不还的风险。全世界的国家政府都购买美国国债。中国用外汇通过美国财政部或者证券机构购买美国国债;买美国国债对中国和美国都有好处,中国企业靠出口加工赚取了大量美元,这些美元存在中国的银行每天银行是要支付利息给储户的,因此把这些美元拿到美国去买美元国债,那么我们就可以收取美元利息了,收到的利息又拿回来给储户们利息,说白了就是保值增值;同样美国卖给我国国债,而他们得到美元,美国拿到这些美元过后,他们又可以向我们购买加工和制造的东西了,美国市场里的商品很多都是中国制造的啊!这样双方都有利。况且美国国债信用好,美国又是超级大国,军事、科技、金融各个方面都是第一,所以买美国国债相对最安全。  中国国内内需不足,中国的老百姓又没有钱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只能出口赚取美元,那么多的美元回来为了不引发通胀和让美国继续购买我们制造的产品,我国只能去买美国国债或者出去购买石油或者工业原材料例如铁矿。现在人民币缓慢升值就是为了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提升国民的消费。
中国的外汇充足之后,由于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再与美元挂钩,也就是外贸不一定以美元支付,因为一国货币的升值会导致另一国货币的贬值,所以中国人民银行改用一篮子的货币支付,也就是允许外汇中不只有美元,还有英镑,欧元,日元,甚至是韩元,这样做也是为人民币升值做准备和规避外汇储备中美元和美元资产贬值. 。
中国会出售美元以及美元资产的,但外汇中美元以及美元资产规模庞大,目标太大,容易引起美国的注意,为了缓和矛盾,中国会分规模,分步骤的出售美元以及美元资产,或者成立专门机构在国际市场上专门对美元和美元资产进行保值,增值交易.这样做也是为了防范美元缩水.。

7. 解释一下国债是什么?是否可以买呢?

  国债又名国家公债,指的是国家以自己的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原则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券,债务关系。可以说这是中央政府向投资人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券,债务凭证。

  可以说每次出现国债的时候就会有非常多的人购买,这是因为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有着最高的信用度,也是被公认为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国债有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记账式国债这三种。我国最早实行国债是从清朝末期时,发行了国内公债,并且大量举借上学辱国的外债。自那以后,在1932年,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层分两期发行总额为180万元的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发行了八种内债: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在却特种债券,定向债券,保值债券,转换债券等,共累计余额达到3300亿元。
  一般发行国债的目的多为筹措军费,平衡财政收支,筹建建设资金,借换国债的发行。
  国债是可以购买的,一般来说,国债购买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叫做凭证式国债,这种类型的国债需要在银行柜台购买。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而购买这类国债需要在银行先开好国债账户。
  第二种是电子式国债,这类国债可以在柜台上或者是网银上购买。采取的是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次支付本金的方式付息。
  第三种是记账式国债,这种国债他是可以上市的债券,所以如果想要买记账式的国债,那么必须是有证券交易所的账户,然后就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
  虽然说国债是稳赚不亏的买卖,但是除了记账式国债是可以上市买卖,其他的国债时间都需要在3~5年,如果提前支取会有利息损失,所以如果想要购买,一定要是确保自己有闲钱时才能购买。

解释一下国债是什么?是否可以买呢?

8. 为什么中国一定买别国的国债?

先说下外汇储备的形成,外国投资人来华投资所以带来了美元,中国出口商出口商品获得了美元,但美元不能在中国流通,于是他们把各自的美元卖给了央行,换取人民币装进自己的腰包,央行获得的这些美元就是外汇储备。由此看出外汇储备并不是实实在在的财富,更多的意义是为外国投资人和中国出口商腰包里的人民币提供一个“价值支撑”,表示“有这些美元在,你们腰包里的人民币就不是废纸,而是由有价值的美元支撑的”的意思,真正的财富是外国投资人和中国出口商腰包里的人民币,怎么用是他们说了算。外储都是外币,不能在国内流通,因此不能用来发展国内的产业,包括第三产业,而如果投资外国的话,实体经济风险大,只能投资风险很小的项目,比如美国国债。另外国内随时会有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带出国使用的需求,因此需要投资的项目能随时变现成现金,国债的优点又体现出来了。最后,中国和美国或许有政治交易,比如说中国买美国国债,美国就不给中国惹事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