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在变化 风险有多大

2024-05-06 22:52

1. 气候在变化 风险有多大

冰川消融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资料表明,全球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以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速度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着,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冰川更呈现出加速融化的趋势,冰川融化和退缩的速度不断加快,意味着数以百万的人口将面临着洪水、干旱以及饮用水减少的威胁。喜马拉雅山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急剧“消瘦”。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冰川是中国乃至亚洲许多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数亿人的用水问题也与之息息相关。而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冰川加速退缩。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到30年,80%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将消融殆尽。这对于中国本来就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2.极端气候暴雪、暴雨、洪水、干旱、冰雹、雷电、台风……极端气候在近几年异常频繁地光顾地球,这些都与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有关。根据德国一家著名财产保险公司的报告,1981年至2010年,人类因为极端气候遭受的财产损失平均为750亿美元,而2011年达到了创纪录的3800亿美元。3.粮食减产全球变暖造成粮食减产,因为全球变暖带来干旱、缺水、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热浪及气温剧变,这些都会使世界各地的粮食生产受到破坏,粮食生产量都将会大大减少。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农业病、虫、草害的发生区域扩大,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程度加重,从而增加农业和除草剂的施用量。此外,全球变暖会加剧农业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4.海平面上升“马尔代夫只是其中一个小国。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世事。但在这里作的决定,将会对我的人民有莫大影响,更会改变世界历史。”H.E. Maumoon Abdul Gayoom (马尔代夫)于日本京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国会议上所作的声明。并不是只有岛国才需要担心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全球有超过70%口人生活于沿岸平原;全球前15大城市中,有11个是沿海或位于河口。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估计,从1990年到21世纪80年代,全球海平面将平均上升22到34厘米。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污染淡水、沿海湿地及岛屿洪水泛滥、河口盐度上升,一些低洼沿海城市及村落均会受影响。一些对岛屿以及沿海地区人口尤其重要的资源,如沙滩、淡水、渔业、珊瑚礁、环礁、野生生物、栖息地均会受到威胁。面临洪灾、海水入侵、土地侵蚀流失、强热带风暴的威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黄河三角洲的城市群是最脆弱的地区。5.物种灭绝“地球上大部分的濒临绝种生物-大约25%的哺乳类动物以及12%的雀鸟-有可能于几十年内绝种。这是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到它们所栖息的树林、湿地及牧场,而人类发展亦阻碍了它们移居到其它地方。”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气温、降雨量及海平面上升,摧毁了一些生物的栖息地,而破坏的速度比生物移居的速度还要快。现在已经可以确信气候与一些蛙类的灭绝有关,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种灭绝风险将会比地球历史5次严重的物种灭绝还要大规模。而唯一的预防方法,
便是于未来几十年内迅速减少排放量。拯救生物的时间所剩不多。

气候在变化 风险有多大

2. 气候在变化 风险有多大

1.
冰川消融

冰川
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资料表明,全球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以有记录以来
的最大速度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着,到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冰川更呈现出加速融
化的趋势,冰川融化和退缩的速度不断加快,意味着数以百万的人口将面临着洪水、干旱
以及饮用水减少的威胁。

喜马拉雅山
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急剧
“
消瘦
”
。被称为
“
亚洲
水塔
”
的
青藏高原
冰川是
中国乃至亚洲许多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数亿人的用水问题也与之息息相关。而人类大量
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冰川加速退缩。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到
30
年,
80%
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将消融殆尽。这对于中国本来就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无
疑是雪上加霜。

2.
极端气候

暴雪、
暴雨
、洪水、干旱、冰雹、雷电、台风
……
极端气候在近几年异常频繁地光顾
地球,这些都与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有关。

根据德国一家著名财产保险公司的报告,
1981
年至
2010
年,人类因为极端气候遭
受的财产损失平均为
750
亿美元,而
2011
年达到了创纪录的
3800
亿美元。

3.
粮食减产

全球变暖造成粮食减产,因为全球变暖带来干旱、缺水、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热
浪及气温剧变,这些都会使世界各地的粮食生产受到破坏
,
粮食生产量都将会大大减少。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农业病、虫、草害的发生区域扩大,危害时间延长,作
物受害程度加重,从而增加农业和除草剂的施用量。此外,全球变暖会加剧
农业水资源
的
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4.
海平面上升

“
马尔代夫
只是其中一个小国。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世事。但在这里作的决定,将会对
我的人民有莫大影响,更会改变
世界历史
。
”H.E. Maumoon Abdul Gayoom (
马尔代夫)

于
日本京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3
次缔约国会议上所作的声明。

并不是只有岛国才需要担心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全球有超过
70%
口人生活于沿岸
平原
;
全球前
15
大城市中,有
11
个是沿海或位于
河口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
情景特别报告》(
SRES
)估计,从
1990
年到
21
世纪
80
年代,全球海平面将平均上升
22
到
34
厘米。

近
30
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
90
毫米,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

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污染淡水、沿海
湿地
及岛屿洪水泛
滥、河口盐度上升,一些低洼沿海城市及村落均会受影响。一些对岛屿以及沿海地区人口
尤其重要的资源,如沙滩、淡水、
渔业
、
珊瑚礁
、环礁、
野生生物
栖息地均会受到威胁。
面临洪灾、
海水入侵
、土地侵蚀流失、强热带风暴的威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
长三角
、
珠三角
、
黄河三角洲
的城市群是最脆弱的地区。

5.
物种灭绝

“
地球上大部分的濒临绝种
生物
-大约
25%
的哺乳类动物以及
12%
的雀鸟

-有可能
于几十年内绝种。这是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到它们所栖息的树林、湿地及牧场,而人类发
展亦阻碍了它们移居到其它地方。
”

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气温、降雨量及海平面上升,摧毁了一些生物的栖息地,而
破坏的速度比生物移居的速度还要快。

现在已经可以确信气候与一些蛙类的灭绝有关,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气候变化导致
的物种灭绝风险将会比地球历史上
5
次严重的物种灭绝还要大规模。而唯一的预防方法,
便是于未来几十年内迅速减少排放量。拯救生物的时间所剩不多。

3. 灾害与气候变化风险的概念

1.1.1 灾害风险
从事发展和人道主义事业的工作人员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赋予女性、男性和儿童人权并保障他们的权益G。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发展战略和人道主义行动需要纳入相关措施,以降低主要风险。然而,一直以来,灾害G带来的各种影响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障碍。据记载,仅在2001—2010年,平均每年受灾人数达2.32亿人,造成10.6万人死亡和10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1。除此之外,无数规模较小且鲜有报道的灾害也不断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生计G带来沉重的压力。
通过快速地提供紧急援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灾害的发生。然而,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发展过程中未考虑到风险G管理。灾害发生是有条件的,当危害G(如洪水或者地震)发生在生命、财产和环境暴露和脆弱的地区时,通常会形成灾害。
因此,通过实施减少脆弱性G和暴露度G的策略,可以显著降低灾害风险,进而促进减贫和社会公平。在灾害和其他危机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的规划和实施中,需要保障受影响群众的短期与长期的生命安全和其他基本权益,这一理念称之为灾害风险管理。
专栏1.1 灾害和灾害风险的定义
灾害G:在发展和人道主义领域,灾害指对社区或社会的人民生活造成广泛而巨大损失的情境,大多数人在没有他人援助的情况下,很难从灾害中恢复过来,而这些援助通常来自于该社区或者社会圈子以外。灾害通常造成大范围的生命损失、基础设施和其他资产的损害,对人民福祉、安全、健康和生计产生影响。有些灾害的影响会立即显现,而一些灾害的影响可能由于人们响应和试图恢复的方式不当而加重。
灾害风险G:指发生在未来特定的时间段,在社区或社会中可能对人们生活、健康状况、生计、财产和服务等方面带来潜在损失的事件。
1.1.2 灾害风险管理
灾害风险管理被定义为:“通过系统地分析和管理致灾因子,降低灾害风险的理论与实践,包括降低对致灾因子的暴露度,降低人们的脆弱性和贫困,优化土地和环境管理,完善应对不利事件的防范工作。”2
世界各地人民一直致力于寻找降低灾害风险的途径。有些地区将多样化生计策略(例如捕鱼、农耕和打工)与降低脆弱性和减少当地损失相结合;有些地区通过社交网络获取优良牧草或即将发生的灾害(例如洪水)信息,从而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然而,在某些地区,边缘化和贫困阻碍了当地居民采取有效的措施;从农村迁徙到城市的居民面临不熟悉的生活环境,缺乏应对新生风险的知识和措施。当今社会逐渐认识到,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履行和保障人权,有责任降低灾害风险;同时国际社会有责任为履行这一义务提供支持并创造有利环境。2005年世界减灾大会上,168个国家和所有主要的发展和人道主义组织签署了《兵库行动框架》(HFA),通过了一项为期10年的多组织和多部门参与的灾害风险管理计划,致力于构建灾害恢复型社会。
自《兵库行动框架》签署以来,许多政府出台了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建立了早期预警系统G,提高备灾G水平。然而,《兵库行动框架》所提出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未能充分保证受危人群全面参与到风险成因、风险评估、规划和项目实施过程等方面。通过动员从地方到国家层面的所有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和利益相关者G,转变各个国家的发展体制,仍需要作出巨大努力。
专栏1.2 《兵库行动框架》
《兵库行动框架》提出五个优先行动事项:
(1)通过实施领导负责制、出台相关政策、组织项目、分配相关资源等举措,使灾害风险管理成为政府工作重心之一。
(2)识别、评估和监测灾害风险,优化早期预警系统。
(3)提升全社会对风险的认识并提供抗灾减灾信息。
(4)优化所有部门的发展规划和灾后重建计划,降低与社会、经济、环境及土地利用相关的脆弱性。
(5)增强备灾能力,促进全社会的有效应对。
资料来源:UNISDR.2005.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 2005—2015:Building the Resilience of Nations and Communities to Disasters.
1.1.3 气候变化风险
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和对全球气候变化G科学认识的深入,采取更广泛的应对措施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迫在眉睫。
专栏1.3 气候变化的定义
气候变化有很多定义,本指南中对气候变化的定义是:气候系统的长期平均状态的改变,诸如数十年或者更长时间3。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显著增加4,诸如化石燃料G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G(例如毁林G)。温室气体是地球大气层中的自然组成成分,为地球上的生物保存热量。但是,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层中的热量增加,从而导致气温升高5。
预测的气候变化包括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冰川和冰盖融化、降水格局变化和异常等。这些变化将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以及更多渐进变化G带来的巨大影响6。气候变化的特点、强度和持续时间因地而异。降低气候变化影响的努力被称为气候变化适应。
1.1.4 气候变化适应
气候变化适应是指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气候变化风险的行为,为了满足不同参与者的目的,气候变化适应有许多技术上和科学上的定义。本指南中气候变化适应的简化定义如下7:
(1)为适应平均温度、海平面和降水的渐变而采取的应对行动和措施。
(2)与频率和强度增加、不可预测的极端气候事件有关的风险减少和管理行动。
一直以来,人类都在采取各种措施适应气候变率G,例如,种植晚移栽水稻品种或者选择其他生育期较短的作物。然而,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渐超过受危群体传统的应对和适应气候变率的能力G,而且增加了人们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性和暴露度,从而加剧了人们的脆弱性。
政府和公共机构逐渐认识到,如何将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纳入各个部门的规划,以及各个层面的执行情况关系到社会安全、减贫和社会繁荣。在倡导优先保障高风险地区的女性、男性和儿童的权益,以及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当地发展项目相结合等方面,发展和人道主义事业的工作人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手段,气候变化适应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这是因为气候变化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帮助受危群体:①分析当前的灾害特征、增加的变率和未来趋势;②管理风险及其不确定性;③提升适应能力8。

表1.1 与气候有关的致灾因子和效应及适应措施的范例

*列出的例子尚不详尽。设计适应措施时,需考虑当地特殊情况。
专栏1.4 灾害风险的变化
气候变化促使灾害风险改变,不仅导致与气象相关的灾害增加和海平面与温度的上升,而且增加了社会的脆弱性,例如,加重了对可用水资源、农业和生态系统的胁迫。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减少社区脆弱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灾害与气候变化风险的概念

4. 气候变化有可能演变为更加严重的什么风险

钱财损失,人口死亡。极端气候事件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北海(大西洋东部的边缘海)1953年的大风暴造成荷兰与英国超过2000人死亡。2003年西欧的热浪导致大约35000人到70000人死亡。飓风桑迪2012年袭击美国东北海岸,造成大约800亿美元的损失。以往,这些带来严重后果的灾难,一个地区一般都会间隔几代人的时间才发生一次。这样的大型极端天气,虽然全球每年要发生很多起,但很少在同一个地方重复发生。例如,北海风暴就是当地百年一遇的大灾难;2003年的热浪是500年一遇的事件;飓风桑迪把纽约市淹没也是250年一次的罕见灾难。

5. 气候变化将给我国哪些领域带来较大风险?

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的水资源、生态系统、粮食生产和人民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给我国哪些领域带来较大风险?

6. 图解:气候变暖,中国将面临哪些风险

气候变暖,中国将面临的风险见附图

7. 气候变化是这个时代的什么危机?

全球危机。
气候变化对极地的影响非常之大,而海平面上升就是问题之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剑锋说, 过去, 北极海冰面积每10 年减少6.3%, 自2013 年起,海冰融化开始提速。“有数据表明,到21 世纪中叶,北极夏季海冰将全部消失。

相关信息:
2020年,一场公共卫生事件震惊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目前还没人知道它将如何收尾,而它给地球带来的影响也还无法估量。与此同时,另一场全球危机正在加速袭来——气候变化。
南极的冰川在不断融化,北极的海冰在不断减少,极圈内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不断升温,酷暑高温天或暴雨灾害不断袭来,蝗灾、火灾、地震频发。

气候变化是这个时代的什么危机?

8. 气候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3℃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
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
二、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三、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於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於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
四、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是要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五、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於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
六、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
因为天然瓦斯较少排放二氧化碳。最近日本都市也都普遍改用天然瓦斯取代液化瓦斯,此案则是希望更进一步推广这种运动。惟其抑制温暖化的效果并不太大,顶多只有一%的程度左右。
七、汽机车的排气限制
由於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
八、鼓励使用太阳能
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於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
九、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为新的乾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燃烧生物能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点固然是和化石燃料相同,不过生物能源系从大自然中不断吸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故可成为重覆循环的再生能源,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