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什么是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2024-05-04 15:16

1. 5.什么是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举债经营比率,它是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标,通过将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相比较得出,反映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属于负债比率。是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 /总资产×100%;
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指股份制企业,股东权益总额与企业资产总额的比率,是为评估资金结构合理性的一种指标。一般来说,产权比率可反映股东所持股权是否过多,或者是尚不够充分等情况,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企业借款经营的程度。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3、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率(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Times interest earned)又称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5.什么是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2. 关于利息保障倍数的正确分析。


3. 关于利息保障倍数的正确分析。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过大说明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过大,或者利润过大,或者利息费用很少,或者两者兼有之,利润过大,说明企业经营效益很好,利息费用过低说明企业借款很少,进一步说明企业的自有资金充足,都不能说明企业资产运用效率不好,所以,利息保障倍数过大并不影响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哈。

关于利息保障倍数的正确分析。

4. 关于利息保障倍数的正确分析。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过大说明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过大,或者利润过大,或者利息费用很少,或者两者兼有之,利润过大,说明企业经营效益很好,利息费用过低说明企业借款很少,进一步说明企业的自有资金充足,都不能说明企业资产运用效率不好,所以,利息保障倍数过大并不影响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哈。

5. 利息保障倍数和利息收入倍数是一个概念吗

这两个数值是相同的,是对同一比直的两种叫法。
利息保障倍数(time
interest
earned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
已获利息倍数,指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相对于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倍数,可用来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中文名
已获利息倍数
计算公式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又
称
利息保障倍数
数值越高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解释
计算公式为: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EBIT/interest
expense
或=(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倍数。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总额为: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公式分子中的利息费用只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而分母中的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和资本化利息。
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1。
已获利息倍数为负值时没有任何意义,已获利息倍数是表示长期偿债能力的。

利息保障倍数和利息收入倍数是一个概念吗

6. 利息周转倍数也叫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

利息周转倍数,也叫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反映企业利润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利息周转倍数越大,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拓展资料:一、利息周转倍数(利息保障倍数)详细介绍:(1)利息周转倍数是息税前盈余相当于所支付利息的倍数。(2)其计算公式为:利息周转倍数=息税前盈余/利息费用=(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3)体现:①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相反。②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③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二、相关运用: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关于该指标的计算,须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应该包括经常收益。(2)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停止经营、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3)利息费用不仅包括作为当期费用反映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4)未收到现金红利的权益收益,可考虑予以扣除。(5)当存在股权少于100%但需要合并的子公司时,少数股权收益不应扣除。

7. 利息费用保障倍数的意义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用其经营业务收益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是从利润表方面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利息费用保障倍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