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介绍

2024-05-06 20:34

1.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介绍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建立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的数学专业。建国以后,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福建省研究院、福建学院等单位经过调整合并成立福建师范学院,保留发展了数学系。1972年改名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1996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与原有的数学系合称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2002年12月成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介绍

2.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生活动

2000年以来,学生在国内外各类重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铜奖;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银奖5项、铜奖18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24项;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华为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总决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创业团队赛总决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等佳绩,多次获得校长嘉奖。由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61级学生、香港知名企业家、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吴维新先生于2006年捐资创立吴维新教育基金每年30万元用于奖励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基金还对按国家有关规定获得保送资格或高考成绩排名在福建省前1%而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就读的新生分别给予1万元或8000元的奖励。学院还设有”林辰助学金”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3.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人才培养

学院已为国家共培养了两万多名本、专科生和六百多名研究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积极工作、奋发向上,对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有的成为本省中学工作或基础教育的骨干,有的成为地方的党政领导干部,有的成为各级工商、金融、税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和电脑开发的人才。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人才培养

4.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

1983年获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基础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得数学、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还有应用统计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点,课程论(数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数学、计算机应用2个函授本科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多人。学院设有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统计系 ,以及函数论、代数、几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教育、信息与计算、软件工程、计算智能、软件理论与图形图像、体系结构、网络与信息安全等12个教研室;设有公共计算机教学部、公共数学教学部和数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教育研究所;建有计算机基础、网络、数学、软件、硬件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学院的实验中心已成为福建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福建省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有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实验室)和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实验室),主办面向基础教育的月刊《福建中学数学》(CN35-1084101)。学院重视本科教学工作,1996年以来,《深化改革,努力提高基础课高等代数的教学质量》、《高师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开拓与建设》、《适应高科技发展需要的新课程设置及学分制改革》等三个教学改革项目分别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为福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4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先后获得福建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数学与计算机师范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从2008级起开设”数学与计算机双师型人才实验班”。 数学学科 2010 年入选福建师范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并开设数学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旨在培养造就数学学科和应用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5.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的学术研究

学院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工作硕果累累。2005年立项建设、2007年顺利通过验收的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高水平多学科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堪称学院历史的里程碑。多个稳定而有特色的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科研方向正在茁壮成长,承担着“973”和“863”等重大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作重点项目1个)近20项和省部级重点课题60多项。2002年以来,学院的科研成果连续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其中“人体组织光学性质研究及其在激光医学的应用”是学校首次获得的理论研究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另一个福建科学技术一等奖是“基于非线性光谱成像新技术的医学无损诊断基础研究”。根据“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官网资料 ,该院专业学术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每年超过100篇。学院与福建省光学技术研究所和福建省光学仪器厂共有“产学研”联合体,是福建省光电子产业的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及友好的合作关系,众多教师分别赴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新加坡、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大学和学术单位作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国家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常来学院讲学进行学术交流。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的学术研究

6.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的教学成果

学院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建设、改革和管理。各专业以及公共基础课教学师资结构合理,理工融合,优势互补,主讲教师素质好,发展趋势良好,其中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近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大学物理实验”由省级精品课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配置、管理与应用(第2版)》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和“原子物理学”三门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光电信息技术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物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年学院向芬兰应用科技大学派出了首批交换生,开创了本科教育国际化交流的先河。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传统,在国家级及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连年获奖,在两届全国大学生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中各6位选手参赛全部获得一等奖,其中有一位同学获得第三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最高奖“创新奖”。2006年以来,本科学生共获得省级专业学科竞赛三等奖以上的奖项近100个。

7.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师资队伍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坚持“内稳外引”方针,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围绕并服务于211工程建设项目学术团队的建立,根据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吸引、培养和激励各方面人才的措施,调整和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适应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需要的个体素质优、群体实力强的创新人才队伍,特别是培养活跃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第一线、具有国内较高水平的名师名家。采取规范岗前培训、促进在职培训、鼓励学历升级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正副教授占教师比例超过43%,生师比为14.04:1。数学与计算机学院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超过42.2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87.8%。截止至2007年8月共有专任教师172人。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师资队伍

8. 福建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的学术成果

学院成立以来,坚持学科引领专业,重视科研促进教学,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校级智能软件工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