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2024-05-02 12:47

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2.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和被动句。其中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文言文句式的特殊,是与现代文比较而言的。现代文的判断句多用判断词“是”,文言文的判断句多用“者……也”;现代文的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状语在前谓语在后,文言文颠倒了,形成了倒装句;其它特殊句式同理。因此,想学好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一定要有现代汉语的语法基础。

3. 文言文里的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判断句: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7)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5)无明显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也叫做意念被动句。 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张衡传》) 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张衡传》) 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1)承前省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2)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3)自述省 (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4)对话省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荀子》) 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 ②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肴之战》) 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千金市马)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6.分句的省略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倒装句:折叠介词结构后置和状语后置 1.动+以+宾。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动+于(乎,相当"于")+宾。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形+于+宾。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4.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5.折叠主谓倒装: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6.折叠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应为"沛公在安") ③以"是"、"之"为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 7.折叠定语后置 ①"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②"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中心词+数量词。如:⑴"闻道百"(庄子《秋水》)⑵"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文言文里的特殊句式

4. 文言文特殊句式

原文出自北宋 苏洵《六国论》中的内容,原文应是“其势弱于秦”。而原文的语法构成是:

其势:定中短语,充当主语;弱:形容词,充当谓语;于秦:介宾短语,由于介词“于”的述词“弱”是形容词,因此这里的于宾短语“于秦”是表比较对象的补语,而并非是状语后置。
所以,“其势弱于秦”的大意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小。

 
另及: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是文言文的一种语法现象。关于这个问题,现代学者李佐丰在他著作的《古汉语语法学》中,专门讲了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充当状语,为什么要后置为介宾补语的道理,并介绍说:在介宾短语中,“以”字介宾表示与物、工具时最常由状语改变为补语,这种变化常见于以下四种原因造成。

 
1)述语的结构不复杂,“以”宾短语比较复杂,大多置于动词之后。例如:
○《国语·晋语二》: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
(加上与敝国国君去世之事重叠发生,丧亡祸乱接踵并至。)
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寡君之不禄”表与物,充当述语“重之”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谓语之后,改为与物补语。即以宾短语由原来限定谓语“重”变为补充说明谓语“重”。“以”可译为:与。注意: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寡君之不禄”所表示的与物是事,而非物!!!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等(重耳)到达宋国,宋襄公把八十匹马送给他。)
本例中以宾短语“以马二十乘”表与物,充当述语“赠之”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述语之后,改与与物状语作补语。“以”可译为:把。“及宋”是及宾短语充当全句的主语,表时间。“及”可译为:等。

 
2)述语中用“之”等代词作宾语时,为了使“之”接近指代的对象,“以”宾短语可以后置为补语。例如:
○《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拥有上千辆兵车的国家,夹持在大国的中间,而大国拿战争威胁施压屈服它,拿灾害饥荒使它相就。)
本例中用在介词“以”前的“之”指代“千乘之国”,为了使他称代词“之”在位置上,接近所指代的对象“千乘之国”,以宾短语“以师旅”和“以饥馑”充当动词“加”和“因”的状语,表工具,后置为补语。“以”可译为:拿。乎宾短语“乎大国之间”表处所,“乎”可译为:在。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在五亩大的宅园中,把桑树种在宅园,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
本例中用在“以”前的“之”指代“五亩之宅”,为了使代词“之”在位置上,接近指代的对象,“以”宾短语充当动词“树”的状语,表与物,后置为补语。以宾短语“以桑”表与物,“以”可译为:把。

 
3)把本该用在动词之前的状语,移到动词之后,这种句式的改变,有突出或强调“以”宾短语的作用。例如:
○《国语·楚语上》: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
(屈到喜欢吃菱角,生病时,叫来他的宗老并叮嘱他们,说:“一定要用菱角祭祀我。”)
本例中的屈到喜欢吃菱角,就要求祭祀他的时候一定要用菱角。后来他的儿子不用,并以此展开文章。这里的“芰”是作者加以突出的事物,所以用在动词之后。以宾短语“以芰”表与物,“以”可译为:用。
○《国语·周语下》:且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
(况且我听说成公出世时,他母亲梦见神人在他的屁股上打上黑记。)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以墨”本该用在动词“规”之前做状语,后移到动词“规”之后,是为了强调“以墨”的作用,因为这位成公后来就叫“黑臀”。

 
4)在对偶、排比句中,也可以把“以”字介宾放在后面。例如:
○《国语·晋语九》: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
(用文德引导他,用道理规范他,用精力效劳他,用生命奉献他)
本例中“以”宾短语是对偶,所以“以”宾短语作补语。以宾短语均表工具,可译为“用”。
○《左传·昭公五年》:道之以训辞,奉之以旧法,考之以先王。
(用古圣先贤的言语引导他,用旧时的法度奉承他,用先王的事例考核他)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是排比,所以“以”宾短语作补语。以宾短语均表工具,可译为“用”。

5. 文言文特殊句式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

文言文特殊句式

6.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1、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⑴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3、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4、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7.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句式特点是指句子与普通句式不同的地方。
句式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1、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
2、被动: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3、省略:省略句是汉语语法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4、倒装:为了强调、突出等词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 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在倒装句中,颠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复原位而句意基本不变,句法成分不变。
除上述四大句式特点之外,文言文的固定句式也属于特殊句式。

句式的意义:
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句型和句类。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句类是句子的语气类,即根据全句的语气语调分出来的类。
句式也是根据结构分出的类名,和句型一样。不同的是,句型是根据全句特点分出的上位类名,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8. 文言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

一直以来在高考对于文言文考试的重难点便有对于特殊句式的掌握,在《登泰山记》中便有:今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一句。同时也要注意掌握其中的判断句: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