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极端气候为何会愈发频繁?

2024-05-11 13:03

1. 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极端气候为何会愈发频繁?

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正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气候环境。多年以来,我们对地球资源肆意的开发,对大气环境不断的破坏,导致我们的气候不断的发生着恶劣的变化。“拉尼娜”、“厄尔尼诺”接踵而至,极端天气也出现的越来越频繁。
今年以来,全球多地都遭遇了极端高温天气,多地的气温纷纷打破极值,不断刷新着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记录。今年似乎格外的热,这是全世界人们的共识。无论走到了哪里,都是躲不开的热浪。高温、干燥、炎热、少雨,也纷纷成为了今年天气的关键词。
而2022年是拉尼娜年,又恰逢副热带高压不断的侵袭,导致拉尼娜现象叠加,已经有记录现实,今年已经出现了三重叠加的拉尼娜现象,这在21世纪以来尚属首次出现。所以,气候的不断恶劣是我们必须要直视的,怎样改善我们的气候环境,也应该愈发的重视起来。
而世界各国也早已开始行动,身体力行的为我们的地球环境做出一定的改善。比如多国都纷纷加入了“碳减排”的行列,力争在2025年-2050年前后实现真正意义的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我国也早已开始在各行各业全面开展“碳减排”行动,各地也出台了各种政策法规来将这项行动落地实行。
因此开发新能源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我们不能再依赖传统的煤炭、石油行业来作为日常生产生活的资源了,因为二氧化碳的不断排放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因此,风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近年来也不断被投入使用。
要想遏制这种极端天气的发生,我们必须要改善我们的气候环境。这是全世界早就达成的共识。

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极端气候为何会愈发频繁?

2. 21世纪首次“三重”拉尼娜出现,将给我国秋冬季区域气候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是会改变秋冬季的气候。气象学上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变得异常寒冷的现象。拉尼娜事件后,全球气候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常特征。是这场“三重”拉尼娜事件的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还在进一步持续。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将持续到2022/2023年冬季。

其次如果长期的拉尼娜现象是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这是自然现象。在太平洋的正常情况下,信风沿着赤道向西吹,将温暖的海水从南美洲带到亚洲。为了取代温水,冷水从深处上升——这个过程叫做上升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两种相反的气候模式,打破了这些正常条件。科学家称这些现象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周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都将对天气、野火和生态系统产生全球性影响。

再者是会出现暴雨和大洪水。拉尼娜现象是非洲之角和南美洲南部日益恶化的干旱的特征,东南亚和澳大拉西亚高于平均水平的降雨量也是如此。它在夏季遭受了持续的破坏性降雨,其东海岸的大片地区,尤其是新州北部地区,被洪水摧毁。沿海城镇仍在遭受30年来最潮湿的夏季,需要数十亿澳元来修复损失。

要知道的是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发展,至少有一年的年平均气温会暂时比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1.5摄氏度,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为48%。这个人类气候1.5度的临界点将被打破,我们将看到一个更热的地球。当然,随着地球越来越热,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气候效应。不排除气候系统会出现多个“临界点”。极端的气候变化只会导致未来更加困难的局面。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死亡。

3. 本世界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为什么极端天气会越来越频繁呢?

极端天气之所以会越来越频繁,是因为全球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再加上人类的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所以才导致极端天气影响到了民众的生活。
平时细心观察天气变化的朋友,都会觉得这些年的极端天气已经变得越来越频繁,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是因为地球周期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是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所带来的影响。
一、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是因为全球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全球气温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使得全世界出现了大量的冰川消融情况,如果温度上升的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那么极端天气的出现频率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高。因为冰川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遏制极端天气出现的作用,而如果没有冰川所带来的影响,那么必然会导致恶劣天气会带来极大的破坏。
二、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是因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虽然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人类对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这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由于环境污染的原因使得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如果不加紧保护环境问题,那么极端天气就有可能引发人类灭绝。
三、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多,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在人类工业发展还没有取得太明显成果之前,极端天气并没有如此明显,而随着人类的工业发展变得越来越快之后,人类的活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正是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多,如果人类不停止自己的破坏行为,那么人类必然会吞下恶劣天气所带来的苦果。

本世界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为什么极端天气会越来越频繁呢?

4. 什么是“拉尼娜事件”?为什么它可以影响全球气候?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拉尼娜效应:
拉尼娜,是西班牙文的音译,原意思是“圣女”,其刚好与另一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海域表面水温比平时高0.5℃以上,而拉尼娜现象则指的是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热带海域表面水温比平时低的状况。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表面水温稍有变化,会直接影响全球的大气环流,使得全球气候发生异常。


拉尼娜现象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的第二年,有时持续时间会达到二至三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会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区出现洪涝灾害,而平时较多降雨的地区容易出现干旱少雨现象;而拉尼娜现象则会使干旱少雨的地区变得更加干旱,多雨地区暴雨成灾。对于拉尼娜现象对广东的影响,主要是台风影响或者登陆次数增多,出现持续性降雨,易产生洪涝灾害。
拉尼娜的出现将会影响到世界各国,其中我国也是受其明显影响的国家之一,尤其气候上会出现一些极端现象,例如极寒的天气,极其丰富的降水等。

海洋表层的洋流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从东太平洋也就是秘鲁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也就是中国日本,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从而加剧气流在西太平洋的上升运动,实际上是削弱了西太平洋的副高,加强了信风和西风,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时将拉尼娜的影响从秘鲁扩散到全球,特别是中国。
西风带对中国造成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对北方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冷空气团是从极地方向过来的,冷气团比较寒冷,冷空气强度比较强,因为北冰洋的蒸发作用小,空气极为干燥,以大风、降温过程为主,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降雪,对我国造成影响最大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近日指出,赤道中东太平洋于8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可能发展成拉尼娜事件,这对我国的影响之一就是易出现冷冬。统计显示,1950年以来,共发生14次拉尼娜事件,影响我国17个冬季。除1950年冬季无数据外,其余16个冬季中有13个比常年同期更冷,偏冷比例高达80%。另外,从区域统计来看,拉尼娜年时,西藏冬季偏冷比例最低为50%;西北、西南、江南、华南等地区偏冷概率高达80%以上。

5. 今年将是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今年出现了世纪首个“三重”拉尼娜现象,这样一个气候现象,将对我们国家产生两个影响。第一个影响已经呈现,高温和寒潮预警同时出现,这在气象预报中,还是首次出现;第二个影响,阶段性低温和极寒现象易发,可能会出现大寒潮和极端低温天气。
气候处于不断变化阶段,这种变化对于我们来讲,可能是好现象,也可能是坏现象,针对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影响和利弊。“三重”拉尼娜现象出现,对很多国家都将产生影响,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将产生下面两个影响。

影响一:降温快,出现高温寒潮双预警“三重”拉尼娜现象,使得我们国家,出现了首个寒潮和高温预警,同时出现情况。这样一个情况,实现了《南山南》歌曲中场景,“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因为拉尼娜现象,使得北方气温下降迅速,在小长假期间,出现了北方寒潮预警,南方高温预警情况。这样一个情况出现,只有气温骤降才会出现。

影响二:阶段性低温和极寒天气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存在,将持续影响到2022年-2023年冬天。单就目前情况来看,“三重”拉尼娜现象影响并不清楚,我们只能够结合历史相近气候,对其进行分析,并预测可能出现灾害天气,做到及时有效预防。
在“三重”拉尼娜现象中,阶段性低温天气,和极端寒冷天气,出现频率将会提升。曾经就有低温冷冻害天气,和雪灾偏重年份出现。

因此“三重”拉尼娜现象出现,对于我们国家影响,最有可能使得冬天寒冷,出现冰冻、雪灾可能性增加。

今年将是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6. 本世纪首次出现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今冬是冷冬还是暖冬?

在拉尼娜事件与南北冰洋协同影响之下,今年冬季我国冷空气活动容易持续性偏强,因此今年的冬天大概率是冷冬。
世界气象组织:今冬可能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
世界气象组织进行预测当前的拉尼娜事件极有可能6个月内持续发展。当前拉尼娜事件随着信风增强,热带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条件有所加强,影响了温度和降水模式加剧了世界不同地区的干旱和洪水。 
今冬是冷冬还是暖冬?
气象专家表示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极有可能出现极端天气。就近几年的体感而言,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在逐步的增加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也会导致全球变暖现象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出现冷冬,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风天气频发。由于降水强度大,将造成农田积水等次生灾害,威胁农业生产及交通安全。拉尼娜现象会导致中低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并向我国东部和南部输送暖湿水汽,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增多。气温偏低,导致干旱。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会出现强降水或阶段性干旱、冻害天气,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造成农作物受灾,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拉尼娜现象的到来,我们应当如何预防?
冬季气温低湿度大、风速小、气温较低会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降低呼吸道免疫力。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适当锻炼身体和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一定要打开窗户或使用加湿器等增湿设备促进空气流通。冬季的低温对农作物生产以及人民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此次拉尼娜现象来临时,我们也应当引起重视。

7. 本世纪首次!今冬可能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是什么?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气候现象。
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太平洋西部和北部海水呈现明显的赤道偏东、碱性背景,其中赤道太平洋东部和南部海域海水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0.5℃以上,且海表盐度显著上升。在此期间发生区域性持续性厄尔尼诺现象,即发生拉妮娜事件。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台风偏少、降水偏少及海洋变暖等方面。一般来说,拉尼娜事件会使热带地区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在热带气旋形成过程中造成的灾害性天气还会引起相关气象灾害,影响我国西南、华南等地的农业生产。因此,拉尼娜现象是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自然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
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沿岸海域海水温度异常偏冷,并在短期内异常偏冷,造成赤道太平洋东部和南部海水温度异常偏冷的一种气候现象。与厄尔尼诺事件不同的是,“拉尼娜”事件是在特定纬度范围内、持续时间较长的持续性事件。拉尼娜事件持续时间较长而不会改变气候的整体形势,是一种冷冬或暖夏的气候现象。它通常出现于冬季或春季。它具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拉尼娜产生的影响
一般认为,拉尼娜现象会引起太平洋海面温度偏低0.5℃以上,而西太平洋海面温度高达10℃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03℃~0.18℃,赤道附近海域温度平均为0.5℃~0.6℃。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拉尼娜事件定义为今年冬季出现的一次比较明显的区域性持续性厄尔尼诺现象。

本世纪首次!今冬可能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是什么?

8. 罕见“三重”拉尼娜将发生?中国气候恐将难逃“魔爪”?需做哪些预防?

厄尔尼诺现象开始加强,强度不断增强。从目前已经出现了两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预计本次三重拉尼娜事件将持续到明年1月或者2月,作为领导者,在进行预防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决策,采取一定的措施展开防控,以防造成更大的损失。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检测结果显示,在进入秋季之后拉尼娜事件在逐步的进行发展,此次出现的三重拉尼娜现象,对世界各地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防控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罕见“三重”拉尼娜将发生 
由于全球变暖引发了北极海冰增厚和太平洋暖池扩张,预计今年冬天东、中、西太平洋海冰都会出现异常增厚的现象,将使南极及北太平洋中海面的温度比常年同期偏低。本次的三重拉尼娜与2018年12月以来发生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等地上的拉尼娜事件相比较,冬季强度略强于夏季。在这次三重拉尼娜发生之后,我国夏季大气环流、季风活动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需做哪些预防?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变化,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做好极端天气灾害的预报预警工作。在我国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等地,要加强防范大风降温天气的发生。此外,还要密切关注台风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两天东北地区东南部沿海风力将会加大。对于未来两天的强降水,要做好防御工作,在台风登陆之前做好防范。另外在强对流天气发生后要做好防御工作。
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要切实做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农业天气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雨雪冰冻、干旱、大风、低温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做好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防御工作,切实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