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是一个时代吗

2024-05-08 02:16

1. 春秋和战国是一个时代吗

不是!
春秋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战国是公元前475到公元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  春秋战国
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为战国始年等。
得名由来
  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据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解释,春秋意指春去秋来,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史实。
   而战国的来源是《战国策》,是国别体的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春秋和战国是一个时代吗

2. 战国时代就是春秋战国吗

不是!
周朝分为西周而东周两个时期,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前476-475年,这是以周为尊的说法,因为这一年是周元王元年(周敬王造成的误差)。《左传·哀公十九年》所记:“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以周敬王在位有四十四年,故次年为周元王元年,为战国之始。
前468年,以此年为开始一是因为是周贞定王元年,二是因为此年是《左传》的截止年份,故以此为续。
前403年,这一年韩赵魏三家从晋国独立,礼崩乐坏,群雄竞逐,《资治通鉴》以此为战国始。
为了划分时期的完整性,一般还是将从前475年开始作为战国开始的时间。

3. 春秋战国时期和战国时期有区别吗?

春秋战国时期和战国时期是有区别的,春秋战国时期包含战国时期,而且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比战国时期多很多,它们的区别是:
1、春秋战国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而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战国的春秋时期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而在战国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3、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而在战国时代,社会的剧烈变革对学术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加上士阶层的形成和统治者的提倡,许多学派纷纷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扩展资料:
春秋战国之交,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和战国时期有区别吗?

4. 春秋和战国时代是怎么划分的

三家分晋

5. 春秋战国时期过后是什么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过后是秦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中国空前辽阔的王朝。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秦朝创立帝制及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文化风俗,加强了大一统的凝聚力,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过后是什么时代

6. 春秋战国是一个时期吗

我国有一段特有的历史时期,称为春秋战国时期,其实春秋和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分别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例以“时期”而不是“朝代”来称呼一段年代了,那么,春秋和战国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它们之间又是如何区分的呢?
一般来说,一个朝代的建立和灭亡,这个时间点很好确定,比如明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呢?1368年朱元璋称帝;什么时候灭亡的呢?1644年,崇祯殉国。一个朝代分成两部分,这也好确定,比如宋朝,金兵攻破了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北宋就灭了,之后就是南宋。
这通常都是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来分的。

但春秋和战国并不是这样的,它是以重大的社会变革来分的,春秋战国之所以是个特例,是因为它正好卡在了中国古代历史最关键的一个节点上: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任何一个具有初中历史知识的人都记得一个知识点——我国奴隶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是的,到春秋为止了,战国时代开始,我国就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而最终战国时代的终局,则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
当然,什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是现代历史学的概念,古人不可能清楚这个,但他们又是因什么来分春秋和战国的呢?其实,社会制度的大变革往往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风貌发生极大的变化,而古人正是注意到这个变化,才将这两个时期以春秋和战国区分。
其实,春秋和战国当然也是有区分节点的,但这个节点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年份,而是一个事件——三家分晋(有时也包括田氏代齐)。

什么叫“三家分晋”呢?这其实是晋国的内战,晋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公室力量衰微,各大卿大夫瓜分了晋国的权力和资源,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后来赵、韩、魏三家联合攻打智氏,并于公元453年瓜分了其领地,之后这三家又陆续蚕食已经彻底衰落的晋公室其它地区,并彻底将其灭亡…
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也正是因此,春秋战国具体划分节点到现在都有争议,至少有七种说法,关于这个的划分过于复杂,笔者就不多赘言,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相关的说法,那怎么就来说说,春秋与战国之间,最具体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在讲求政治伦理的古人看来,春秋与战国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周朝的权威还是否存在,为什么把三家分晋当做关键事件?因为,按照周朝的政治法度,这三家是乱臣贼子,然而周王室最终竟然妥协,将这三家封为诸侯,这意味这:周王室已经彻底失去了政治上“道德制高点”的地位,传统的礼乐制度对于各强大诸侯已经彻底失去了约束力,它们开始肆无忌惮的相互攻伐、兼并,所谓“礼崩乐坏”。

但是,这“礼崩乐坏”的局面也不是一天产生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春秋末年开始,中国爆发农业革命,这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为标志,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看春秋时期的历史有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晋国,秦国,楚国等几个大佬之间约架,通常也不是把对方打死,而是把对方打服,要求它承认自己才是这一地区的老大(所谓“霸”,春秋五霸)就够了,颇有一种战争礼仪。
这其实不是他们素质高,而是以春秋时期的水平,你灭了人家的国家也没用,春秋时期生产力很低,各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没有开发的空地,这起到了缓冲区的作用,当时几个诸侯国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口去控制这里,更别提兼并对方了。

既然如此,那大家讲点规矩对谁都好,当然,这是大国之间的规矩,小国往往还是不断被相邻的大国兼并,而讲规矩,那自然要一个仲裁者吧,仲裁者是谁?自然是周王室了,这个时候周王室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地位相近,但因为传统的天子权威,还能仲裁者的作用。
但是,随着生产力陆陆续续发展,人口增长,土地不断开发,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各国为了适应这个趋势,并增强国力,不断地进行改革(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地主阶级成为了统治阶级。
到了这个时候,那各国之间的矛盾就急剧增加了,为了争夺土地或者水利资源,各国打得头破血流,这个时候的战争就相当残酷了,是毁国灭族的大战,春秋时期各国争斗是政治上的霸权争夺,而战国时期争的则是生存空间,到了这个杀红了眼的时候,周朝那套基于奴隶社会的礼乐制度鬼才遵守呢!
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很微妙,以洛阳为中心的一小片周天子控制地区有点类似后来的中立国,谁都不得罪。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不断攻伐兼并,国家越来越少。

“周初千八百国,至春秋之初,仅存百二十四国。春秋诸国,吞并小弱,大抵以其国地为县。因灭国而特置县,因置县而特命官,封建之制遂渐变为郡县之制。”——《中国文化史》,柳艺谋
而经济上的巨大变化最终反映在政治上,世袭的等级制度被瓦解,一些过去的贵族失去了地位,而另一些那个时候的平民通过经商或其他的机会致富,甚至成为政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官僚制度发生了变化。而晋国的内乱,就是这个变化最显著的表现,所以,晋国的灭亡成为了春秋战国的区分节点
而从历史大势看,从春秋走向战国,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7.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扩展资料: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8. 春秋时期是战国时期吗?

春秋时期不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结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