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2024-05-06 10:35

1. 怎样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在浙江省博物馆有位妈妈为女儿和她的小伙伴们作讲解,不仅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连着不少看展览的游客也不由地蜂拥而至,跟着她看起展览来。
  
  
 新闻中说这位妈妈为了这次讲解做了半个多月的准备。此前,她专门对一位金牌讲解员的讲解做了录音,整理了几个G的录音材料,然后转成文字并校对背诵,最后还特地到博物馆走了一遍,根据孩子的特点对讲解内容进行改编。参观那天,孩子们听完她的讲解,都抢着要看她手里厚厚的讲义,兴趣满满。
  
 虽然是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但孩子们稚嫩的心间或许已经长出了探求世界的萌芽,或许已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看到这里,我觉得无比感慨,这不是自己曾想做的事情吗?带着孩子,到每个城市的博物馆走走看看,因为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眼睛,从中能看到城市的灵魂。在这里面,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还有世界的文明发展,天文地理,凝聚了古人智慧的稀世珍品,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看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都浓缩在着小小的博物馆内。
  
  
 但是,事与愿违,每次带娃兴冲冲地去,大人拍了几张照片,娃呢疯跑了一圈,显然没有达到初衷,即使有几次做了些准备,但是那些干巴巴的语言,机械的灌输给孩子,别说孩子不想听,我自己都讲不动。
  
 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家长们重视博物馆这个社会教育环境,无论家长本身对博物馆是否感兴趣,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希望孩子能从中学到更多课本上涉及不到的知识。
                                          
 那么,怎样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呢?我整理了一些,与大家一起探讨下。
  
  
 1、我们先了解下博物馆基本情况。
  
 (1)  博物馆类型,有关于战争的,有历史文物的,还有远古时期人类的博物馆,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2)  说开放的时间,一般博物馆每周都有一天闭馆休息,各家博物馆早晚开闭馆的时间也不相同,在参观前记得查看博物馆官网了解开放时间;
  
 (3)  特别展览一定要关注,有些综合类的博物馆里,除了不变的常规展,每年都会策划重头的特展;
  
 (4)  大部分博物馆是免费的,但有些是需要提前购票,网上预约还能避免遇到限流白跑一趟。
  
 (5)可以让孩子看看一些关于博物馆的电影,比如《博物馆奇妙夜》等,这些电影会勾起孩子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嘛!
  
 2、选择好博物馆之后,家长可以提前进行资料准备。
  
 很多人会说,我们没有新闻中的妈妈那么厉害,我也是自愧不如,但是,现在的资讯这么发达,只要你想学,总有一扇窗为你开着。我们不用一天吃成一个大胖子,慢慢来,不要囫囵吞枣。
  
 (1)  我们可以一次了解一个展厅。比如说自然博物馆的《地球生命故事》展厅,讲述地球46亿年的生命进程,设置了"生命家园"、"生命诞生"、"生命登陆"、"恐龙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五个单元。我们可以挑选孩子感兴趣的其中一个板块,找一些资料,稍作了解,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和他讲解,试试看,会不会有效果?接下去,每次一个板块,就会了解真个博物馆。
  
 (2)  有时候我们到其他城市或者其他国家,那么,做做功课更是必备,否则,真的就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了。这时,我们去官网搜索,或者图书馆,或者找找攻略,有去过的人的推荐。挑选一些适合孩子的展馆,因为有些博物馆实在太大了。
  
 (3)  提早告诉孩子要去博物馆,让孩子一起参与做准备。带着书本去参观,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带孩子出去的当天做一些准备。
  
 (1)  请准备好着装,建议身着深色系衣服,因为白色等浅色系会倒映在展览柜的玻璃上,不利于观看藏品;夏季博物馆中冷气较强,记得备件外套或者披肩;
  
 (2)  带一个照相机,方便给孩子喜欢的东西拍照(拍之前将闪光灯关闭,博物馆里很多东西都不允许开闪光灯);
  
 (3)  自己的身份证,有些博物馆进入需要身份证进行登记;
  
 (4)  对孩子的安全、交往礼仪做一些叮嘱,比如不要奔跑吵闹,说话轻声轻语不要打扰别人等。我记得有一次带孩子去博物馆,一群孩子为了争开一个模型飞机打成了一团,他也挨了一巴掌。回家后,我和孩子进行讨论分析。等到下次去的时候,小家伙主动站出来说“排队轮流玩”,结果情况一次比一次好。参观博物馆也是一次社交活动。
  
 4.参观过程中我们需要放慢脚步。
  
 (1)一般在博物馆门口,门票上或者馆内都会有馆内各个区域的分类,不要进去之后瞎走一通,应该有规划,有目的的去逛博物馆;
  
 (2)我们可以请博物馆专门讲解员,还有是讲解器,现在很多还有微信扫描听讲解……当然,父母的讲解那是最有效果的。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带孩子逛博物馆,传递知识固然重要,但博物馆更是孩子走出学校后不可多得的优质课堂,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它可以激发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去探索、思考,并不是一种知识上灌输,我们不必强迫自己严谨得像学术专家,更多的做好“陪伴者”“倾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就OK。
  
 (3)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不要只图速度,应该跟随孩子的步伐,从中发现孩子喜欢的东西,之后帮助孩子拍下来,如果有当时不理解的,也可以记录下来,回去一起查找原因;
  
 (4)当孩子参观完之后,可以一起聊聊孩子的看法以及观点,小一点的孩子父母可以帮着记录,大一点孩子可以自己写一点感想,这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但这并不要强制,而失去对参观博物馆的兴趣。我记得小时候总说:出游是快乐的,回来写作文是痛苦的。那种带着要写作文的情绪出游总会降低幸福指数。所以,把被动化主动,在随意的聊天中,我们进行一些思维的碰撞,小朋友的童言童语不仅令大人开怀大笑,也会是他们珍贵的记忆。
  
 5.逛馆时间别太长
  
 建议你和孩子参观时限应该在90分钟至2个小时之间,超过2个小时容易让孩子感觉疲劳。
  
 6.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值得逛
  
 博物馆不是每个都值得逛,根据孩子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理解能力,可以选择相应的博物馆类型。尽量选择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博物馆入手,让孩子有上手感受,提高参与感。
                                          
 在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文化以及技术的发展更迭,了解当年人民的生活方式,之后再结合当前,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让孩子从中学到这种思考方式,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和国外一些国家不同,在我国,博物馆教育近几年才进入公众视野,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学校、教育者、家长、博物馆界逐渐开始重视。
  
 我从小比较喜欢看书,奈何小时候的环境,甚是可惜。现在为人母,从亲子教育的角度我很愿意把博物馆作为一个突破口,希望和孩子在徜徉游玩中,增进文博素养;我也希望博物馆以更具立体感的教育形式,将丰富的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观众。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欢迎留言一起探讨呦!

怎样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2. 如何带孩子去看博物馆

一、预习,简单了解要去的博物馆及展品类别
  这听起来一下子让人气馁,觉得怎么跟布置作业一样。其实这真的很简单,国外的博物馆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前往之前登录一下博物馆的官方网站,花10分钟来浏览,不仅可以了解最基本的开放时间及票务情况,有时可以惊喜的了解到某个特别活动会进行,临时展览的情况,及博物馆的珍藏品推荐,博物馆内是否有餐饮休息处等等信息。对此信息的了解,可以让你更合理的安排参观时间,比如说卢浮宫在周三及周五晚上都有加长夜场,直到21点45分,而平时18点就关门了。

二、了解自己的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感知方法是不同的
  按照自然生长规律,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及兴趣点。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比我对此有更深刻的体会。那么对艺术的感触也是一样的,孩子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在同一作品前,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可能完全不同,所看到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艺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经常跟朋友说,如果一幅画有苹果的画,让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苹果,那这个作品可能真的没让我感动,让我觉得无趣。而如果这幅画让我看到的不 只是一个苹果,还可以去幻想这个苹果的味道、长出这个苹果的果树、摘下苹果的那个人、苹果上还带有的阳光的气息、咬下一口的水份…… 这是一种更立体、更多元化的体验。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因所感兴趣点不同,会将作品中的不同点作为他们跟作品的共鸣点。关于不同年龄段的感知方式,很多国外的书籍中都有提到,国内有引进的书中也有提到。不是绝对,只是参考,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按照孩子的年龄更好的去引导。

三、学会放弃,轻装上阵,合理参观
  很多时候我们进到一个博物馆,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就是想要把整个博物馆都看遍,或是要把所有的珍品都看完,觉得不然就不值得这门票,或是觉得来一次没看到哪件珍品就太过于遗憾。之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有时去卢浮宫里晃荡,经常看到一些亚洲游客,急匆匆的看着导览图,跑到一个厅,拍了张照片,继续赶路…… 估计珍品是都拍到了,但是没有一件被他欣赏了。不欣赏也罢,但是带着孩子可千万不要这样做!
  我们应该让孩子觉得参观博物馆是一件放松、愉悦的事情,而不是一件通关游戏般的完成任务。参观中最好不要带过多的随身物品,大型博物馆一般都设有存衣处。看展览很累人,走走停停,还要阅读及欣赏,我建议带孩子参观展览,最好不好超过一个半小时,如果你和孩子都希望在博物馆里度过更长的时间,可以先去咖啡处休息一下,给眼睛和大脑都换一下篇章,然后可以再继续看一点。总之,一味的去追求珍品是意义不大的,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为什么是件珍品…… 在一次参观中,也许一件不起眼的作品抓住了孩子的心,那为什么不留下来多享受一下呢?

3. 常带孩子去博物馆,能够给孩子带来哪些帮助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非常丰富的,只不过是有待开发。而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就能够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因为各个博物馆中都有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精华,很多精美的艺术品都是收藏在博物馆中。

一、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还在学校里面的时候,虽然也会有美术课,但是终究没有自己亲自去博物馆来的更加真实。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领略前人的风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只有提升了审美能力,才能够有创造力,才能够有对艺术的感悟力。家长想要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的是长久的熏陶,所以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能够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孩子创造能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超群,能力过人,而创造力不仅仅是孩子智力强的一种体现,更使孩子整体的人格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孩子在小的时候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孩子就能够领略到很多设计上的美,在长期受到这种美的熏陶下,孩子的创造力也会越来越强。一个能欣赏美德,孩子需要长久的熏陶,而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更是可遇不可求。

三、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博物馆里面的艺术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然科学也有人文历史,孩子来到博物馆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孩子的见识,还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知道“百闻不如一见”,以后在学习到相关知识的时候,也会更加主动,如果孩子对某样东西感兴趣的话,还会自主的去学习。

常带孩子去博物馆,能够给孩子带来哪些帮助呢?

4.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境界,家长们要好好收藏

 你的孩子多久去一次博物馆?家长们会带自己的孩子参观博物馆吗?作家肖复兴先生曾谈到:“每到假日,我一定要带儿子要去的是两个地方:一是图书馆;一是博物馆。“让孩子进博物馆。起码有三个益处:一是开阔眼界;二是开启心智;三是有助于课上学习。”下面分享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境界。
  那么博物馆怎么玩呢?
  嗯……也需要点技术!
   以孩子的兴趣为先 
  就拿上海来说,博物馆那么多,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你家孩子都会喜欢,况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的兴趣点也不一样,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是重中之重!
   
  0—2岁,孩子还很懵懂,他可能更喜欢有着鲜艳颜色的东西,更喜欢绘本上看到过的小动物,美术馆、昆虫馆都可以带孩子去看看。
  3岁以上,随着孩子生活阅历的丰富,知识面的扩展,他的求知欲、好奇心越来越强了,可以从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博物馆入手,比如自然博物馆、儿童博物馆、科技馆等,这些博物馆大多都设计了互动体验区,孩子们可以直接动手触摸,动手去体验。
  等孩子再大一点,一些主题型的博物馆,比如汽车博物馆、玻璃博物馆,深海探索博物馆、眼镜博物馆等,能让孩子更深入地去了解去体验。
  总之,如果家长知道孩子对哪方面的东西感兴趣,那就带他去哪种类型的博物馆,更得孩子心!
   事先做好功课 
  1、在决定去哪个博物馆之前,不妨先去它的官网看一下。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地理位置、门票价格、开放时间、展区概况等,对当天的出行先有一个初步的计划,有的博物馆可能是周一闭馆,或是平时只接受团体游客,家长们事先都要注意一下。另外,很多博物馆都开通了网上预约功能,既可以避免排队的痛苦,也能避免遇到限流,白跑一趟。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它的官网做得非常好——藏品信息完整又清晰,而且还有丰富的活动安排及预告,是进行亲子活动的好选择!)
  2、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带领他们一同浏览博物馆官网,了解讯息。在网页上,孩子可以事先知道博物馆有几个展区,展出些什么东西,可以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当天首先去参观。有些博物馆除了常规的展览外,还有些特别的活动,比如上海自然博物馆近期有“我为甲虫狂”、“小小博物家”、“珊瑚碉大揭秘”的活动课程,还有“逃出白垩纪”、“宇宙大爆炸”等剧场,这些精彩的活动不容错过,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并预约参加。
  3、孩子还可以事先准备好绘本、书籍、或者带着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在绘本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想去昆虫博物馆一看究竟,那么不妨带上绘本吧,一一对应着看,从书中“走”出来的昆虫,会让孩子觉得更加有意思。比如最近孩子对于玻璃很感兴趣,那么不妨带着几个小问题走进玻璃博物馆吧。
  事先做功课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孩子对博物馆产生兴趣,这个过程更是培养了孩子决策能力、思考能力等。学习,从还没走进博物馆就已经开始了!
   陪孩子尽情去探索 
  家长们要记住,你不是“带”孩子去博物馆而是“和”孩子去博物馆,所以请跟着他们的节奏,陪孩子尽情去探索吧。
  家长的脚步要慢一些,从孩子的角度去看看,他们看到了什么;家长们要弯下身子去听听,孩子们在说些什么。也许他们看到的东西只是局部,但也不妨碍他们从局部认识世界。也许他们说得并不对,但也许更有想象力。
  也有可能,你的孩子来到博物馆就沉浸在某样东西中“不能自拔”,不妨让他们就多玩一会多“研究”一下,千万不要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他可能正是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度学习。
  也有可能,你的孩子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参观一个展品,只是走马观花,也没有关系。参观博物馆并不是要让孩子把所有的东西都看到都记住,才不吃亏。参观博物馆首先是让孩子去感受,第一次他可能没感觉,那是时机未到,以后还有机会呢。
   学会开放式提问 
  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适当的提问很重要。好的问题可以鼓励孩子思考并且让亲子对话更加深入。这种好的问题,称之为开放式问题,可以让孩子有话可说。
  当孩子十分关注某个事物时,家长可以问:“你观察到了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为什么会对这个感兴趣?”针对具体的情境,家长可以问得再细致一些。
  当我们向孩子提问的时候,他们也会向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的问题是我们发现他兴趣的最好契机,当发现孩子的兴趣之后,我们要做的不是立刻告诉问题的答案,而是借此机会启发他的思考。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重要,真正有意义的是孩子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找到自己的兴趣。
   教育孩子好时机 
  观展的全过程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时机。在陪伴孩子充分享受博物馆文化殿堂时,应教育孩子注意观展礼仪。比如有些展厅要安静、有序地参观,不能随便乱跑,更不能吃零食。有些场馆有禁止拍照的标志,父母要严格执行。因为一些画作、古董等文物,闪光灯会加速它们的“衰老”。
   增加一些仪式感 
  生活是要有仪式感的,尤其是越小年龄的孩子,我们不仅可以购买一些跟展览相关的纪念币,玩偶,书籍,书签,我们甚至可以自己制作一份作品,在我们观展完成之后,这会大大的激发孩子的成就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收获。
   把博物馆学习带回家 
  参观完博物馆不是就完事了,要有个回顾,要留下点东西,尝试让孩子把看到和学到的东西讲出来。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学习发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而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
  如果家长在博物馆中发现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同样可以带着孩子在生活中去寻找。比如孩子对昆虫感兴趣,就带他去大自然中观察虫子,孩子对汽车感兴趣,就带他去研究汽车。家长思考的深度会影响孩子思考的深度,从一个兴趣点延伸出的学习机会是无限的。
   

5. 建立博物馆的意义是什么?为何家长总是喜欢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

小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是很好奇的,想要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带着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因为博物馆中有各种新奇的事物以及一些高科技的产品,就能让孩子的心中被埋下科技的种子,在未来的时候就有可能长成苍天大树。所以建立博物馆的意义是很重大的,既能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能够引领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家长喜欢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的原因也是很简单的,因为孩子会被各种各样的产品吸引住注意力,能够让孩子安静下来,就能让父母感受到平静,不会再为带孩子而烦恼了。并且博物馆中有各种各样的体验设备,也能让孩子亲手去接触到高科技。

建立博物馆的意义是什么呢?
任何事物词那都是有意义的,比如说博物馆就是给别人参观的里面不仅有高科技产品,还有一些古代的文化产品,就好像是一个知识百科全书一样,并且物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你可以触摸旁边的屏幕,上面都会出现一系列的产品介绍,也能让你更了解。

为什么家长喜欢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呢?
对于孩子的培养让动静皆宜动的话,就带孩子去游乐园中玩耍,能够让孩子锻炼,身体静的话,就会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能够让孩子感受文化的熏陶。所以参观博物馆就能让家长带孩子,更加容易让孩子被这些产品吸引住注意力,不会不停的哭闹了。并且博物馆中还有很多的讲解员,他们所说的知识是非常绚丽多彩的,能够让孩子听得很入神。

总结
所以每个大城市都会有一座博物馆,这也是及其全省的心血建立起来的,这样的博物馆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免费的。所以如果你休息了的话,你也可以带你孩子去参观一下。

建立博物馆的意义是什么?为何家长总是喜欢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

6.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需要注意的事项

  博物馆首先是一个公共场合,同时更是知识与艺术的殿堂,因此参观博物馆的家长和小朋友们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公共文明要求,在某些方面要表现的更为严格。因此从博物馆的角度来看,不仅是要为观众们提供好的展览,用最合适的解读和角度来展示文物,同时也要保护好这些承载着太多记忆的珍贵文物们。作为家长和小朋友们,首先要了解、尊重并且遵守博物馆的规则,这也是我们从自己做起去营造良好参观环境和秩序的一个重要举动。下面我列举8点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供参考。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需要注意的8个事项   
      第一个要求是注意拍照的标识和要求。
   
      壁画、织物、纸张等很多文物对光的感应是非常敏感的,因而显得尤为脆弱,因此很多博物馆对在展厅拍照有特殊的要求。
   
      如果不允许拍照,请大家理解,尤其是一些国外来华的展览,在这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在网上有很多偷拍的图片,甚至是偷拍  经验  的传授,一来图片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原来华美的色彩在镜头下的图片中全都变了味道;二来作为普通观众也要树立起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有些图片是可以在该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找到,每个展览后都会有精美的画册,很多细节都能很好的展现出来,尽管价格并不菲,但却实实在在是值得  收藏  的。
   
      如果允许拍照,也请家长和小朋友们在进入展厅前将闪光灯调整到关闭状态,有时有些博物馆也很为难,保存数百年的丝织品很希望让世人得以欣赏,但又担心在光线下原本精美的颜色渐渐褪去。湖南省博物馆在整修前的马王堆汉墓展览中,展示丝织品的展厅灯光非常暗,透着昏黄的灯光去发现那些或是规则、或是变化的织物图案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些美好的画面留在记忆里,要比留在镜头里好很多。
   
      第二个要求是面对裸展的文物请不要用手去触摸。博物馆的很多文物为了让观众更好、更近距离的看到,很多都采用的是裸展,没有一层玻璃的阻隔,观众们能清晰而真实的感受到古代的气息。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隋唐五代时期展示了著名的赵州桥石栏板,两侧已经隐隐被摸的起了很色的反光,且不说对文物有多大的损伤,就连其他观众在欣赏起来恐怕也会觉得很是“别扭”。所以请家长们提醒着自己,也提醒着身边的孩子,不要因为好奇、或者是其他的原因用手去触摸这些文物。说到这里,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经历:展厅里,因为疏忽闪光灯忘记关闭、孩子顽皮摸到文物,马上传来一阵呵斥的声音,让我们总觉展厅内的保卫人员如此不近人情。我想说三点,一是不论是有意无意,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我们都有做错的地方,才会引来保卫人员的提醒;二是他们在展厅内的工作也很辛苦,对他们多一份体谅和理解,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三是很多博物馆也在努力去改进,我们要看到好的方面,比如很多博物馆制作了提醒的小牌子,工作人员或馆内志愿者会走到您跟前,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向您举起牌子来提醒。
   
      第三个要求是在使用公共空间时要注意礼仪。前面讲到的两点都是在展厅内的要求,对一些科技类、  自然类  的博物馆来说,为了更好的和观众互动,有很多动手体验的项目,很多小朋友或是玩赢了,感觉尽兴;或是玩输了,感觉失望,都会大力去使用这些设施设备,致使其中很多都不能正常使用,我们自己高高兴兴走了,留给后面小朋友的就只有遗憾了,而留给工作人员的又是一轮维修。除了展厅之外,博物馆中还有很大面积的公共空间,有休息区域、有绿植花卉、有  儿童  互动、有商品销售等等,在这些公共场合,我们同样需要有很好的礼仪体现,但这些都是基本的要求,比如长椅上不要躺卧,也给其他走累的观众一个休息的座位;比如吃完的食品袋,用完的餐巾纸都去他们该去的地方等等。
   
      第四个要求是关于着装: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来的观众多了,博物馆工作人员并不是很希望看到家长和小朋友们穿着很随意地走进博物馆,这方面家长们应该为孩子们树立起一个榜样,还是那句老话,带着一份尊重走进博物馆,这份尊重也体现在你以什么样的形象站在这些文物面前。比如,博物馆是个不太适合穿着高跟鞋去的地方,一来参观展览很辛苦,二来很容易在展厅造成很大大的响声。试想在一个高挑空旷的展厅内,地面时深棕色的实木地板,你正在看着那件瓷器上的缠枝莲纹,忽然听到一个节奏感十足,响彻展厅的高跟鞋声出现在你耳边,多么痛苦啊!
   
      第五个要求是在和孩子交流时,尽可能用室内的声音去说话。一方面是陪伴和带领孩子在参观,为孩子讲解文物,和孩子分享交流时,请让这个声音仅仅局限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另一方面是孩子们都有好动的天性,面对一些行为,在制止他们时,家长们用正向的思路去引导他们,让孩子们自己去感觉到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光靠大嗓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第六个要求请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讲解和对话。很多朋友去博物馆参观喜欢跟随专职讲解员或志愿讲解员,当他们在讲解和分享时,请不要轻易打断讲解和对话,这不仅是对大朋友的要求,更是对小朋友的要求。身边有些年纪较大的志愿者老师,一个问问题可能会打断他们完整的思路,对后面的讲解造成影响,轻易打断讲解员的讲解,不仅仅影响到的是讲解员,也是对队伍中其其他参观者的不尊重,当讲解员在解答你的问题时,其他人会在那里等着,这些时间又该如何计算呢?所以大家常会听到有些讲解老师说:您的问题等讲解结束之后我们单独来交流。那是不是有问题就一直憋着呢,很多特别好问的小朋友总有问不完的小问题,我建议您在展厅和展厅间、展柜和展柜间移动转换时借机来问,或者是在讲解结束之后单独来提问,这样自己听的明白,讲解员补充充得也清楚。
     
       第七个要求是请不要站在别人和展柜的中间:也是提给家长的,那就是带着孩子在参观时,请您留意是不是有人站在你的身后,正在远远欣赏着这件文物,或者你身后是不是有个小孩子正在临摹眼前的这个文物,尊重别人在欣赏这个文物的权利,但是很可惜的是,由于人流客流的关系,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大家一看到一个背柜,恨不得趴着这个柜子看个仔细后面的观众也只能看到您美丽的后脑勺了。
   
      第八个要求是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展厅内吃东西和喝水:不是因为打扫的原因,总是有保洁阿姨要打扫的,这也是常规的工作,主要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比如国家博物馆的佛造像展厅,很多佛像数百年、上千年,很多都是裸展,家长们端着水杯走到孩子跟前,保不齐后面有人推了一下,全泼在上面了,怎么办?所以即使是馆里没有这样的规定,也建议家长们了解这个基本的准则。当孩子口渴时,可以带还在展厅外面“补充水分和能量”,少听五分钟,少看五分钟,不影响整体参观。
   
    参观博物馆相关  文章  :
   
    1. 博物馆参观礼仪 
   
    2.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 
   
    3. 参观博物馆有感结尾 
   
    4.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5. 参观博物馆有感600字  3篇

7.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总是喜欢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总是喜欢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艺术家陈丹青说,我上过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就是博物馆。博物馆是为孩子开启洞察世界艺术、文化、历史大门的神奇所在。

1.让孩子有更好的体验
其实博物馆不是充满知识点的地方,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灵感的场所。可以激发孩子的科学思维,探索精神,点燃他的好奇心。如果在逛博物馆的过程中孩子产生了兴趣,回家之后他会开始大量翻阅书籍、查找资料。可以激发孩子对某个学科的兴趣,很多孩子的“科学家梦想”就源自博物馆。很多儿童博物馆,专门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设计了很多小游戏,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体验。

2.激发孩子的兴趣
去博物馆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场所,以兴趣为主导。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没有兴趣,学习就不会真正发生。孩子爱上博物馆源于那些他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利用博物馆来学习他感兴趣的东西。选择了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博物馆或展览之后,在展区内更要跟随孩子的兴趣。如果家长强迫孩子看一个东西,企图激发他的兴趣,当孩子不感兴趣时,一定会敷衍家长,或者扭头就走,那么博物馆的体验就被瞬间破坏了。如果是孩子不感兴趣的话题,讲解就是浪费时间,真正的学习发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而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

3.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孩子是在不断重复的体验和经历中学习的,他们并不需要每天变换不同的东西来获得刺激;其次,即使是相同的展项,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来玩,锻炼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家长在博物馆中发现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同样可以带着孩子在生活中去寻找。比如孩子对昆虫感兴趣,就带他去观察虫子,孩子对汽车感兴趣,就带他去研究汽车。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总是喜欢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

8. 如何带孩子亲近博物馆?

“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孩子在补习功课的时候不功利,但至少看博物馆的时候可以自由一点,放松一点。找一个史料和展品都准确,主题孩子感兴趣的博物馆,你就把孩子带进去,告诉他,你可以在这里玩儿,半天、一天、两天都没问题。玩累了,就去咖啡馆里坐一坐,然后再上来逛。”
采访/ 文梁肖
编辑樊素
2017年12月,位于上海樱花路的喜马拉雅美术馆正在进行《奇迹――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以及《神话与较量:李奥纳多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展览。
享誉世界的达芬奇《自画像》、米开朗基罗的经典雕塑《朗弗兰奇的磨刀者》以及拉斐尔著名的圣母子像等四百余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真迹,在耀华孩子们的眼前揭开面纱。
这是耀华上海临港校区五年级的孩子们第一次集体参观在地美术馆。
小家伙们很兴奋,“参观美术馆很有意思,有些展品很好玩儿。虽然以前和爸爸妈妈去过大英博物馆,但这次和老师同学一起看展感觉不一样,老师懂得很多知识,能讲很多故事”,五年级的王子华说。
一踏入奇迹展厅,脚下是蔚蓝色的大海和阵阵波浪。是的,这是佛罗伦萨的海,在巨大的触屏上每走一步,都带动圈圈涟漪。抬头,往前看,正对面的墙上也在滚动播放佛罗伦萨的海洋和教堂。再往前走,就进入了中心展厅,黑色镜面地板,头顶是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这里还原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场景,呈现的是蒙娜丽莎的世界。
进场前,孩子们被分成不同的小组,由专业的导览带队。从事艺术品投资和收藏多年的专家孙老师,作为特邀导览嘉宾,正绘声绘色地向孩子们讲解如何欣赏这些诞生于六百年前的艺术名作,认真听讲的孩子们不时在工作纸上做着记录,有的甚至在现场临摹。
“你要看这个画家的生平,他的故事,画家有没有把自己的灵魂和对一件事情极致的追求融进去,我们会不会被那副作品感动,”导览结束后,孙老师这样总结欣赏画作的原则,“孩子的鉴赏能力是天生的,他们缺乏的只是理性的分析和背景知识的了解,我所做的,无非就是给他们提供一把钥匙。”
孙老师认为,带孩子看这样的大师展,要从大师的代表作看起,并且鼓励孩子们要保留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
这次的展品中,有一件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孙老师并没有告诉孩子们这个作品其实是有争议的,但有孩子一眼就发现雕塑的后背不好看。“那个学生就像皇帝新衣故事里说了真话的孩子,我听了很感动,证明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孙老师感叹。
“这就是为什么要从大师代表作开始看起,好的作品看多了孩子们会有自己的想法。眼睛也是一个肌肉训练,就像跳舞一样,跳多了,一下子就可以摆出那个动作。眼睛审美也是一样,会有记忆”。
看展前的功课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繁星般浩渺,如果对背景知识毫不了解,到现场看展可能找不到方向。做过功课和脑子一片空白去看展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在孩子们看展前,耀华的李老师就博物馆的定义与分类,为孩子梳理了思路,学校又邀请了从事艺术投资的孙老师和在大学教授艺术的马老师主讲了《西方艺术史缩略》。
马老师说,“那天的讲课,感触很深,小朋友的求知欲和对艺术的渴望写在脸上。讲课之前,孙老师还特意提醒我到半小时一定要让他们出去休息一下,上个厕所。后来我很紧张,快到时间了就问他们要出去吗?结果没人愿意出去,他们要求我一直讲完。这说明这些内容真的吸引他们,孩子们坐得住。”
如果家长要自己带孩子看展,马老师建议,“前期知识的获取可以通过听讲座和参加工作坊。现在很多展览前期都会举办专家讲座。工作坊里,会有互动和动手的项目,家长可以带孩子感知作品。另外,孩子也可以自己买书找资料,看一些关于展览的信息。”
如何踩点
耀华孩子们看展前,除了讲座铺垫,老师们还去喜马拉雅美术馆进行了几次踩点,熟悉参观路线。孙老师认为,踩点是看展之前要做的必要功课。
“像世界公认的好博物馆,比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权威、没有争议,肯定是值得看的。这可以当作是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孙老师说。
“商业性质的艺术馆就需要家长花时间做点功课了,具体可以从三方面考虑:首先是看策展人的策展理念是什么,主题是不是有创意。因为策展属于对艺术品的二次创作;其次看参展艺术家是不是家长熟悉了解,类型是否感兴趣;最后结合艺术家生平去看展品的级别,是否为具有较高水准的代表作。家长自己要想好,看展的目的是什么,从而选择不同类型的展,这样就不会失望”,孙老师补充道。
马老师也认为家长看展之前可以稍微用点心,“现在上海的展览很多,观众看展的热情也很高,但并不是什么展都适合孩子们看,就像并不是所有的电影和书都适合孩子看一样。家长未必需要事先挨个美术馆逛去踩点,现在资讯发达,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资讯,找到合适的展带孩子去看。”
现场看展的正确方式
看展的前期准备固然重要,但是看展的态度并不代表看展的目的。
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看展,有网友总结过三种表现:第一种比较迷茫的,家长也看不懂,索性把孩子扔在博物馆,孩自己逛,家长玩手机;第二种做很多前期的准备,一定要让孩子有所收获,不肯错过任何展品,回去还要求孩子写作文;第三种跟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提问,一起找答案。
那么,看展的正确方式究竟是什么?
孙老师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功利的问题,并给出了“第四种想法”――“不要带着某种目的去看展”。
“我们没办法要求孩子在补习功课的时候不功利,但至少看博物馆的时候可以自由一点,放松一点。找一个史料和展品都准确,主题孩子感兴趣的博物馆,你就把孩子带进去,告诉他,你可以在这里玩儿,半天、一天两天都没关系。玩累了就去咖啡馆坐一坐,然后再上来逛。孩子可以自己在里面看书、画画,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在地上爬来爬去,这都是很自然的状态。当孩子需要的时候,再去找语音导览。博物馆应该成为生活化的场所。大人们平时约会可以选择博物馆,碰一面,然后开始逛;小孩子们反正是要晒太阳的,为什么不可以选择在博物馆的院子里晒太阳呢?”
博物馆的打开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应该是自然的。马老师说,“家长应该自然一点,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展览,孩子会主动被吸引。”
“技艺就是磨眼睛”
马老师认为孩子艺术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看展览,看多了可以找到感兴趣的点,再去读读艺术家的传记、艺术史的书,自然会增加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另外,孩子的艺术修养以及他逛博物馆的习惯和他生活的环境也有关,学校对艺术的重视,家长自身的艺术修养等。“不要刻意去培养,更多的是引导。”
孙老师也提出家长在孩子童年时代要做的就是带他们去磨眼睛,技艺其实就是磨眼睛,“好的东西你看久了,自然就能分辨出来了”。
她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眼力也是如此,并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学什么。“家里放了很多艺术品类的东西,没有必要一定要灌输给他这些东西,我相信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会和其他孩子有差异。”
耀华的孩子们在能喜马拉雅美术馆这样的“无墙教室”里感受美,无疑是幸福的。美术馆奇妙之旅不仅给他们带去了知识,也激起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五年级的王乃淦说,“以后如果还有拓展课,我希望再学点天文的知识。”
推荐阅读
这一年,孩子最大的变化是?听15耀华家长口述我们的2017
中国第一亚洲前三,耀华双胞胎姐妹的花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