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跟他学了这一招,我成了股神

2024-05-09 10:17

1. 巴菲特:跟他学了这一招,我成了股神

在股神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挂着一个棒球手的海报,他跟人介绍,这是对他投资理念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人。
  
 这人就是美国著名棒球手泰德·威廉斯,他正专注地目视前方准备挥杆,旁边是由很多棒球排列而成的长方形格子,每个棒球上都有一个数字。
                                          
 可不要小看泰德,他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是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中最后一个年度击打率在0.4以上的球员,堪称棒球界的传奇人物。
  
 他曾在自传中提出一个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只打“甜蜜区”的球。正确地击打甜蜜区的球,忽略其他区域的球,就能保持好成绩。
  
 甜蜜区是指击中概率更高,适合于把球打到合适区域的击球区,简单理解就是能容易打出好球的区域。
  
 泰德先把击球区分成77个单元,每1个单元代表了1个棒球。
  
 然后观察球的位置,球位于位置不好的击球区时,他绝对不会挥杆,只有当球刚好处在最佳的击球区时,他才会果断挥杆击打。
  
 重点是:他对于非核心区的球,任其从身边飞过,绝不挥棒。
  
  01 
  
  泰德击球的定力:只打甜蜜区的球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么简单,那我知道了他的方法,我肯定也做得到。”
  
 难道真的很简单吗?
  
 泰德的策略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真正的难点不在于只击打甜蜜区的球,而在于实战时需要强大的定力。
  
 尤其是在面临比赛的胜负决战时,所有的压力都聚焦在他一人身上,当非甜蜜区来了一个球,到底要不要打?
  
 如果打了,就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只打甜蜜区的球”的策略;
  
 如果不打,又会面临可能输球的巨大压力。
  
 泰德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能始终坚持只打甜蜜区的球。
  
 他有强大的内心,有强大的定力,也有强大的定见,所以他才成为那个棒球史上唯二击打率在0.4的神话级棒球手。
  
  02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只投看得懂的公司 
  
 泰德作为巴菲特的“偶像”,巴菲特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呢?
  
 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是能从别的领域吸取经验教训为自己所用的牛人。
  
 巴菲特学来了泰德只打甜蜜区的球的策略,他在2017年的纪录片中说:
  
 投资这件事的秘诀,就是坐在那儿看着一次又一次的球飞来,等待那个最佳的球出现在你的击球区。
  
 人们会喊,打啊!
  
 别理他们。
  
 巴菲特知道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圈,他也有强大的定力,能做到待在能力圈内,只对他“甜蜜区”的公司出手。
  
 所以这些年来,他真正出手购买股票的公司并不多,却获得了最好的业绩,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股神。
  
 巴菲特的好朋友查理·芒格在给股东的信中也反复强调,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投资,当真正的机会出现时,再出手也不算迟。
  
 这和巴菲特喜欢等待“好打的慢球”是同一个逻辑。
  
  03 
  
  什么都想要,最后成了韭菜 
  
 新精英的创始人古典曾说,“高手都在持续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如果我是一名棒球手,我想我只能做一名四处挥杆的球手。
  
 因为我抵挡不住那些非甜蜜区的球的诱惑,在我看来,每一个球都必须挥杆,“万一就打中了呢?”
  
 我曾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理财投资,对于购买股票这件事有真实的体感。
  
 听小道消息说这只股票好,买;听某某说他买那只股票赚了钱,买;新闻上说这家企业很好,买......
  
 结果乱七八糟买了一堆股票,距离股神越来越远,反倒成了一茬绿油油的韭菜。
  
 要忍住自己的手不乱动真的需要特别强大的定力。
  
  04 
  
  找到自己的甜蜜区,保证最大胜率 
  
 最近在看写作的书,各路大V说了很多写10万+的方法。
  
 但在我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看了半天后,突然反应过来,看书的人那么多,又有多少人真的写出了名堂呢?
  
 与其看一大堆眼花缭乱的方法,倒不如找准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一直坚定不移地写下去。
  
 热点天天有,要真追热点永远也追不完。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就说过自己的写作方法,只用简洁的文字,写真正对读者有价值的文章,所以他公众号的文章不多,也从不追热点,但他已经成为畅销书作者了。
  
 我们没必要什么都想要,与其满场追着每个球跑,倒不如想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就在这个能力圈内努力。
  
 比如,有人更擅长写家长里短的故事,那就没必要逼着自己去写认知脑科学的文章。
  
 比如我,相比别人写热点的能力,我更擅长写“读书笔记”,那就要专注的写,不要什么都想要。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甜蜜区,保证自己的最大胜率。
  
 如果有一天我们进化了,能力变强了,认知提升了,那再一点一点地扩大我们的甜蜜区,去获得更大的胜率。
  
 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就是专注在甜蜜区内抓住机会,其他的机会再好我们也不要。
  
 你找到自己的“甜蜜区”了吗?

巴菲特:跟他学了这一招,我成了股神

2. “股神”巴菲特:关于人生,我的3点忠告

沃伦·巴菲特是美国举世闻名的经济学研究生,并且是风靡全球的著名投资商。“股神”从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纵身一跃进入那个看不见子弹,却弥漫着硝烟的“战场”————股市。
  
  
  
 巴菲特有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姿态步入股市,并且凭借自己天资聪慧的思想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胆气。让巴菲特在之后的日子里平步青云一举成为 历史 上最著名的投资家,巴菲特在他自己对股市的了解和体会进行投资,竟然创造出来了世界投资公司的龙头企业,还有每年投资给自己带来的金钱的回报高达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并且巴菲特在自己的精明的运营之下他自己的投资从来都没有跌于25%。现如今“股神巴菲特”凭借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对股市理解,给自己创造出了711亿美元的身价,并且在福布斯富豪榜位居第五名。
  
 
  
     
 
  
  
 正所谓巴菲特午餐,就是和福布斯富豪榜位居第五名的巴菲特来共进午餐。和巴菲特在纽约的风靡全国的牛排店共进午餐,“股神巴菲特”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会拍卖一次和他共进午餐的机会。并且他把共进午餐的钱,全部都资助给美国旧金山的穷人还有无家可归的人了。
  
 巴菲特午餐目前已经卖了很多年了,几乎上和巴菲特一起吃午餐都拍卖出了好几千万美元以上。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和巴菲特一起吃午餐的机会已经拍卖到最高的为4600千万美元了。
  
 
  
     
 听到这个数据就会有一些目光短浅人发表一下他们的观点了,吃一顿饭就要这么多钱?他们因为自己的目光短浅来否定别人。
  
 然而,我想要告诉大家这些人他们是真的不傻,特别聪明。一般人只看到了食物的表面现象,吃一顿饭4600千万美元,但是,你从这个饭局上学习到的巴菲特的创业经验可远远不是4600千万美元可以达到的。
  
 
  
     
 
  
  
 就比如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就是因为这一次不起眼的饭局,然后成就了黄峥几百亿美元的身价。
  
 
  
     
 
  
  
 老话说:“九言劝醒迷途仕,一语惊醒梦中人。”听了巴菲特的这一段话,就会像在漆黑一篇的丛林中,突然有一到光照耀我们的人生之路。
  
 巴菲特告诉我们的第一个的人生哲理:“我们要只做好自己圈子里的本质工作”。这就和巴菲特买股票一样,巴菲特他几乎上不买自己看不懂的股票。
  
 在诸多经常炒股的人看来,巴菲特这样会被时代给淘汰的。但是,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巴菲特在炒股的时候稳赚不赔。
  
 
  
     
 
  
  
 假如我们可以按照巴菲特这样的原则来做人做事,我们也会取得不小的成就。
  
 假如我们可以按照巴菲特这样的原则来进行,做人做事你也可以在某个方面取得你自己的成就。
  
 假如你的人生一直在失败,你干的事情应该是超出了你自己的能力圈子了。
  
 
  
     
 
  
  
 巴菲特告诉我们,关于人生的第二个忠告就是我们需要拥有耐心,因为拥有耐心可以让我们成就自己,取得成功。
  
 曾几何时有人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巴菲特先生,你的成功秘籍是什么?”
  
 巴菲特云淡风轻地从他的嘴里流露出了两个字,“耐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巴菲特的资产几乎上都是在他50岁之后才赚取的。
  
 
  
     
 
  
  
 我们每个人都想一夜暴富,但是一夜暴富在现实生活之中是不存在的。没有想等自己年事以高了在进行变有钱,然后就会有人不按常规来进行过自己的人生,想一些歪门邪道来让自己一夜暴富,然后做出了偷鸡摸狗的行为。
  
 但是,“偷鸡摸狗”成功率它不仅仅是低,而且风险还及其的大,有的人用尽自己一生来偷鸡摸狗。但是几乎上是全军覆没,几乎是没有成功。
  
 
  
     
 
  
  
 假如我们把所有暴富希望全部寄托于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富有知识。每天都学习一点点,但是在时间的推动下我们自己的智慧也一定可以让我们取得成功的。我要让自己每天都保持拥有耐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巴菲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只有把我们可以调动的全部资源都给利用起来,我们就会拥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思想让我们融会贯通。
  
 俗话说:“人不会踏入两条相同的河流”。
  
 
  
     
 
  
  
 这个道理不管是运用在你进行投资还是找工作他都适用,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把这件事情的风险全部给平坦到各个小的方面去。
  
 但是只在于这样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假如我们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来创造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回报,我们就需要拥有巴菲特的观点,要合适的把我们资源全部利用起来。
  
 
  
     
 
  
  
 我们不只要了解要把所有资源进行资源总和,还要学会利用才可以。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创造出来无限的价值,这样才会赢得更多的好处。

3. 巴菲特敬佩的“股神”是谁

是巴菲特的老师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巴菲特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传奇一生: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过巨大影响,他被人们称为“华尔街教父”,他就是“一代宗师”本杰明·格雷厄姆。

巴菲特敬佩的“股神”是谁

4. 巴菲特敬佩的“股神”是谁

巴菲特的老师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巴菲特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传奇一生

  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过巨大影响,他被人们称为“华尔街教父”,他就是“一代宗师”本杰明·格雷厄姆。 

  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年5月9日出生于伦敦。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伴随着美国的淘金热潮,随父母移居纽约。格雷厄姆的早期教育是在布鲁克林中学完成的。在布鲁克林中学读书时,他不仅对文学、历史有着浓厚兴趣,更对数学有着非同寻常的喜爱。他喜欢数学中所展现的严密逻辑和必然结果,而这种逻辑的理智对于以盲目和冲动为特色的金融投资市场来说,永远都是最为欠缺的。 

  从布鲁克林中学毕业后,格雷厄姆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1914年,格雷厄姆以荣誉毕业生和全班第二名的成绩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格雷厄姆需要找一份报酬较为优厚的工作,为此,他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在卡贝尔校长的力荐下步入了华尔街。 

  1914年夏天,格雷厄姆来到纽伯格-亨德森-劳伯公司做了一名信息员,主要负责把债券和股票价格贴在黑板上,周薪12美元。虽然这份工作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最低等的职业之一,但这位未来的“华尔街教父”却由此开始了他在华尔街传奇般的投资生活。事实上,格雷厄姆的能力很快就得到了证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他就被升职为研究报告撰写人,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简洁而富有逻辑的文风。 

  在纽伯格-亨德森-劳伯公司,格雷厄姆开始全面熟悉证券业的一整套经营管理知识,了解包括证券买卖程序、行情分析、进货与出货时机、股市环境等在内的实际运作方法。尽管格雷厄姆未受过正式的商学院教育,但这种源自亲身实践的经验,远比书本上的描述来得深刻有力,这也为他日后在股票理论上的探索,打下了坚实基础。不久,格雷厄姆即被提升为证券分析师。升任证券分析师是格雷厄姆事业的真正开始。 

  在那个时代,对证券的分析尚停留在较为原始、粗糙的阶段,且投资者普遍认为股票过于投机,风险太大,因此多数人倾向于稳定的债券投资。而格雷厄姆则决定拿隐瞒大量资产的公司开刀。他开始从上市公司本身、政府管理单位、新闻报道、内部人士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通过对这些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搜寻那些拥有大量隐匿性资产的公司。 

  1915年9月,格雷厄姆注意到一家拥有多家铜矿股权的矿业开发公司———哥报海姆公司,该公司当时的股价为每股68.88美元。格雷厄姆在获悉该公司即将解散的消息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这家公司的有关资料,对这家公司的矿产和股价进行了详尽的技术分析,发现了该公司尚有大量不为人知的隐蔽性资产。通过计算,格雷厄姆准确地判断出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其实际资产价值之间有着巨大的价差空间。由此,他得出投资该公司的股票将会带来丰厚回报,并建议纽伯格先生大量买进该股票。纽伯格先生接受了格雷厄姆的建议。当1917年1月哥报海姆公司宣布解散时,纽伯格-享德森-劳伯公司从这笔买卖中赚取了数十万美元的利润,其投资回报率高达18.53%。 

  随后格雷厄姆应一些亲戚、朋友之邀开始尝试为私人做投资。刚开始时,格雷厄姆所操作的私人投资确实获得了良好收益,但一年后发生的“萨幅轮胎事件”却给格雷厄姆上了生动一课。自此,格雷厄姆得出了两点经验:一是不能轻信所谓“内部消息”;二是对人为操纵市场要保持高度的戒心。 

  1920年,格雷厄姆荣升为纽伯格-亨德森-劳伯公司的合伙人;1923年年初,格雷厄姆决定自立门户,成立了格兰赫私人基金,资金规模为50万美元。格兰赫基金运作一年半,其投资回报率高达100%以上,远高于同期平均股价79%的上涨幅度,但由于股东与格雷厄姆在分红方案上的意见分歧,格兰赫基金最终不得不以解散而告终;1934年年底,格雷厄姆完成了他酝酿已久的著作《有价证券分析》,并由此奠定了他作为证券分析大师和“华尔街教父”的不朽地位。在书中,格雷厄姆提到,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应遵循两个投资原则:一是严禁损失;二是不要忘记第一原则。根据这两个投资原则,格雷厄姆提出了两种安全的选股方法:第一种选股方法是以低于公司2/3净资产价值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第二种方法是购买市盈率低的公司股票。当然,这两种选股方法的前提是这些公司股票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有价证券分析》所阐述的计量分析方法和价值评估法使投资者减少了盲目,增加了更多的理性成分。这本著作一出版即震动了美国和华尔街的投资者,一时之间,该书成了金融界人士和投资界人士的必读书目。 

  1956年,在华尔街仍处于上升趋势之时,在华尔街奋斗了42年的格雷厄姆却决定从华尔街隐退。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接管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不得不宣布解散。格雷厄姆在解散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后,选择加州大学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他想把他的思想传播给更多人。 

  格雷厄姆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所创立的证券分析理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投资者。他所培养的一大批弟子,如沃伦·巴菲特等人在华尔街异军突起,成为了新一代的投资大师,并延续着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学说。

  格雷厄姆给投资者的六大忠告:

  一、做一名真正的投资者 

  格雷厄姆认为,虽然投机行为在证券市场上有它一定的定位,但由于投机者仅仅为了寻求利润而不注重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分析,往往容易受到“市场先生”的左右,陷入盲目投资的误区,股市一旦发生大的波动常常使他们陷于血本无归的境地。而谨慎的投资者只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作出投资决策,所冒风险要少得多,而且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二、注意规避风险 

  一般人认为在股市中利润与风险始终是成正比的,而在格雷厄姆看来,这是一种误解。格雷厄姆认为,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而获得利润,甚至是无风险而获利,这在实质上是高利润;在低风险的策略下获取高利润也并非没有可能;高风险与高利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往往是投资者冒了很大的风险,而收获的却只是风险本身,即惨遭亏损,甚至血本无归。投资者不能靠莽撞投资,而应学会理智投资,时刻注意对投资风险的规避。 

  三、以怀疑的态度去了解企业 

  一家公司的股价在其未来业绩的带动下不断向上攀升,投资者切忌盲目追涨,而应以怀疑的态度去了解这家公司的真实状况。因为即使是采取最严格的会计准则,近期内的盈余也可能是会计师所伪造的。而且公司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对公司核算出来的业绩也会造成很大差异。投资者应注意仔细分析这些新产生的业绩增长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长,还是由于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带来的,特别是对会计报告的附加内容更要多加留意。任何不正确的预期都会歪曲企业的面貌,投资者必须尽可能准确地作出评估,并且密切注意其后续发展。 

  四、当怀疑产生时,想想品质方面的问题 

  如果一家公司营运不错,负债率低,资本收益率高,而且股利已连续发放了一些年,那么,这家公司应该是投资者理想的投资对象。只要投资者以合理的价格购买该类公司股票,投资者就不会犯错。格雷厄姆同时提请投资者,不要因所持有的股票暂时表现不佳就急于抛弃它,而应对其保持足够的耐心,最终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五、规划良好的投资组合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合理规划手中的投资组合,手中资金可视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变化而灵活分配其比重。当股票的盈利率高于债券时,投资者可多购买一些股票;当股票的盈利率低于债券时,投资者则应多购买债券。当然,格雷厄姆也特别提醒投资者,使用上述规则只有在股市牛市时才有效。一旦股市陷入熊市时,投资者必须当机立断卖掉手中所持有的大部分股票和债券,而仅保持25%的股票或债券。这25%的股票和债券是为了以后股市发生转向时所预留的准备。 

  六、关注公司的股利政策 

  投资者在关注公司业绩的同时,还必须关注该公司的股利政策。一家公司的股利政策既体现了它的风险,又是支撑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家公司坚持了长期的股利支付政策,这表示该公司具有良好的“体质”及有限的风险。且相比较来说,实行高股利政策的公司通常会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而实行低股利政策的公司通常只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投资者应将公司的股利政策作为衡量投资的一个重要标准。

5. 股神巴菲特影响你最深的是哪一点?改变了你什么?

“股神”巴菲特曾经这样说过:“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的方法,就是购买管理费用很低的指数基金。”

由于巴菲特的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浮云君原先的投资策略,以及自己对于基金投资的偏见。(曾经的浮云君一直觉得基金投资收益低,没有意思......)



浮云君由于父母的影响,从初中就开始接触了股票投资,当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由于父母对于理财认知的不足,他们在做股票上都并没有实现稳定的获利,甚至还赔了一大笔钱。他们作为普通小散户“追涨杀跌”、“投机”的思想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我的投资决策。

浮云君大一开始就拥有了自己的股票账户,利用打工赚的钱和生活费开始了我的理财之旅。但是很不幸刚开始似乎并没有摆脱父母亏损的影响,在不具备系统性操作思路和策略的基础上,盲目听信所谓“专家”、“老师”的建议,进行炒股的买卖操作,什么会员费没少交,但是亏损却一直在持续,没有间断过......

浮云君就开始思考,是否是自己的操作、方法出了问题?是否是自己对于理财还不够了解?



在深刻的反思之后,浮云君开始利用大学时期的课余时间系统性地学习理财知识,也是在那时候,浮云君了解了股神巴菲特,也听说了文章开篇所提到的巴菲特对于指数基金很高的“赞誉”。

从此之后,浮云君也逐步开始去了解基金投资,也尝试着参与了基金的投资。

经过时间的积累,浮云君发现,的确参与指数基金定投的收益要比股票投资稳定得多,甚至大部分时候股票投资还是处于收益为负的状态,巴菲特老爷爷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总结

学习理财,也需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结合自己的不足慢慢作出一点点的改变。

股神巴菲特影响你最深的是哪一点?改变了你什么?

6. 股神巴菲特的发迹始

1: 优越的家庭背景
  
  对于这位首富来说,他成长于的这个中产阶级家庭给他人生带来的财富远比从任何上层家族所能继承的家业或者遗产多的多的多,因为这个中产家庭给他提供了基本的机会与初步投资风险转嫁 - 不愁吃喝,所有时间投其所好,所有个人资金即可用于风险投资,即使投资失败也还有家庭保障,所以他能在10岁时就亲身领悟到现代投资的真谛,并且开始滚他的雪球,换句话说,如果说复利是最可怕的,那他的家庭就至少为他提供了比其他同龄人多10年的时间去利滚利.
  
  2. 人际关系
  
  金子是会发光的没错,可关键是得先让人家承认你是块金子,之后,爱怎么发光怎么发光去,否则,无论你怎么发光也无济于事. 众所周知巴菲特真正开始暴发是他成立了11个合伙投资公司之后,投资的总资本开始暴利复合增长,而他每个公司只投入了100美元,1%股本不到,再投入的资本完全来源于合伙人投资收益的提成.(25%-50%),所以说,有本事只能说明你是块金,他人是否承认你是块金把钱交给你,完全取决于你的人际关系,而巴菲特起初的合作伙伴基本是亲戚朋友老师同学,曾经生意上的伙伴,当然还有多年作为议员的老爹的人脉.由此看来,巴特菲发家很大程度上也是要归功于他的中上层社交圈的转介绍能力的.
  

7. “股神”巴菲特在犯了四个错误后,总结了六条经验教训,究竟是何?

首先,他的六条经验最主要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他主观的懒散所造成的。第一条就是,因为没有坚持他的股份,卖的太快,如果他当初能够坚持不动摇,看准局势,他以1300万美元买下的美国运通股份,到现在价值超过40亿美元。
第二条就是他投资了一些根本没有长久竞争力的企业 ,60年代的时候,他买下了一家纺织公司,也是让他成名的伯克希尔公司的前身,但是谁知道后来科技发展的太快,纺织行业竞争力巨大,他的厂也因此关闭了。
第三条就是他投资了一些根本发展不起来,毫无景气可言的产业,90年代的时候,他以3.5个亿美元投资了美国的一家航空公司,但那时候因为经济的原因,航空业一路缩水,他投资的钱也没什么回报。第四条就是,以股票代替现金进行投资,也是因为自己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原因,他用4.2亿美元买下的制鞋公司,如今股票价值30亿美元以上。
第五条就是看到了,而自己主观懒散没有及时行动,他的确看好零售业的前景,但是他却没有出钱投资沃尔玛,后来一年损失了80亿美元。
最后一点就是现金太多,巴飞特最怕的不是投资的失败,而是自己名声的下降,哪名声只有一丁点的损伤,他也说其实投资最简单的就是不能将它想得太复杂了,说的很有道理,也很有大智慧,但是真正理解起来又有几个人能懂呢,只能说投资有风险,每个入股的人都应该谨慎,不要神化某个人,保持平常心,这是最难得的。

“股神”巴菲特在犯了四个错误后,总结了六条经验教训,究竟是何?

8. 在全球备受争议的“股神”巴菲特,真实的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巴菲特之所以被称作为股神,这得益于他多次的投资成功创造财富。而在此条件下的他,同时还具有着自己幽默风趣的人格魅力。他运用自己独特的投资方式和资产规划方式,常年久居福布斯富豪榜高位。坊间关于他的神奇传闻并不少,有人觉得他就是天才,并不与一般的智商高的天才同日而语,更加觉得他的眼光想法独到,好像被他看中的股票,就会稳步上升,坐上火箭。
而有的人却又觉得,巴菲特其实就是抓住了幸运女神的手,他们觉得是实事和运气造就了他,且并不认同他股神的称号,认为其名大过于实。但是不管是哪种看法,巴菲特的实力都不容置疑。是声名鹊起也是身价百倍。但在近几年,关于巴菲特最出名的是“巴菲特午餐”活动。这项慈善活动自2000年开始就备受关注,其中华人参加该拍卖活动的次数也是不少。
对于巴菲特的这种行为,大家的看法也褒贬不一。有人觉得,这就是利用名气的一种行为并无实际的用处,一顿午餐又能带来多大的作用。但是有人却认为这一顿午餐,给竞拍胜利者带来的成果将惠及一身。不管这褒贬不一的看法,巴菲特午餐活动在每年开启的时候,都引来了大批的热度。
在2019年,巴菲特慈善午餐开拍,由中国的孙宇晨以折合人民币3154.03万元拿下,也是引得众人讨论,最为戏剧性的是在同年7月23日的时候,孙宇晨却表示自己应突发肾结石在医院治疗,而取消了与巴菲特先生的午餐会面。此事一出,热度又再次攀升。不管孙宇晨这次去巴菲特慈善午餐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经验,至少名气与热度他已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