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震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吗?

2024-05-12 08:13

1. 面对地震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吗?

地震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只有少量的地震因为大震前预震频繁,才能被人重视。
地震很难预测.一般只能预测到哪里在今后会发生地震,地震的具体时间无法预测.
第一:地震不可能预测,其震源都在地下最浅几十公里深的几百,请问,现在人类的科技和地震研究设备能否深入地底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地方?
第二:致使地震发生的因素非常复杂,比台风、云雨的形成复杂太多了,况且震源深,根本不可能预测,连天气预报都有预测不准的时候,更何况是地震.

面对地震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吗?

2. 为什么面对地震,我们总是束手无策?当看到那些画面时,,总想为她们做点什么,可什么也做不了,真是为自

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当今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可预测和不可预测。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分两派,中国人也存在两派。地震之所以很难预测,其难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入地难。对人类来讲,上天、入地、下海,这是人类向地球和宇宙挑战的三大壮举。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上天、下海,其实上天、下海很不容易,可是入地更为艰难。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赵九章先生曾引用白居易《长恨歌》中两句诗来形容地球物理学:“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思是说,我们研究的东西(地球内部)都看不见,只能靠地表观测以及数据的反演,去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交换与变迁。

因为地震震源发生在地下很深的地方,在中国主要是浅源地震,仅30千米左右。而在我国西部的某些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东部有中源地震,震源约在200 ~ 300千米左右的深度。只有东北边的绥芬河有深源地震,震源达到600千米左右,其他地方都基本都是浅源地震。可即使是10千米、20千米的浅源地震,我们也无法钻到地下10千米的地方,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入地很难。

第二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从事地震的人都希望发生大地震的样本多一些,好从中总结规律,摸清其中的机理。可又不希望发生地震,正如1835年3月,进化论的开创者达尔文在刚刚发生过强烈地震的智利康塞普西翁市,面对一片废墟感慨道:“通常几万年的变迁,但在这里只用一分钟就毁灭了。”再说地震的震级大小也不是人类可控制的,因此很矛盾。

第三是震源机制的复杂性。比如日本3·11地震,主要是由于两大板块上下碰撞造成的。但各地震的机理不一样,尽管地震预测目前已有一些理论模型,但是和实际还有很大差距。

这些都是横亘在地震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重险阻,使得地震预报充满艰难性。而全球范围内地震趋势,特别是在东南亚及周边地域是强烈地震相对集中地区,地震的发生是值得关注的。

Q:迄今为止,历史上有没有成功预测地震发生的实例?

有,这里我们举两个地震预测的例子,首先是我国的辽宁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之前,离海城120米左右的地震台,记录到几个很小的地震,过了几天记录到了几十个小地震,又过了几天,记录到了几百个小地震,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地震分布图上已经数不清到底发生了多少次地震。在此情况下,辽宁省地震局向省委报告,由省委发出警报——海城即将发生地震。据估计,这次成功的预报至少减少了10万人的伤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具有减灾实效的成功预报,也是全球预报强地震最成功的一次,更是第一次,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美国帕克菲尔德地震也是历史上预测成功的一次地震。帕克菲尔德处于美国西海岸圣安德列斯断层附近,这个小镇很小,只有37个人,在有仪器记录以前,也发生过3次6级以上的地震,即1857年、1881年和1901年帕克菲尔德地震。而有仪器记录以来,也发生过3次6级以上的地震,即1922年、1934年和1966年帕克菲尔德地震,平均每22年便有规律地发生一次帕克菲尔德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此建立了地震预测试验场,汇集了大量的专家,并在靠近所预测的帕克菲尔德地震未来震中的地方,使用大地测量方法、应变仪、倾斜仪等前兆仪器,做长期、连续、精确的地壳应变测量,希望能记录下任何可能的前兆性滑移的应变资料以验证理论。

地震波

多方观测之后,他们预报在1988年到1993年间会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地震,事实上这几年中一直没有地震过,直到2004年才发生了一次地震,但科学家们考虑到预报地震的位置是对的,与之前发生的6次地震相比,地点一致,破裂也发生在同一断层上,震级也是对的,所以这次预报也算成功。大家想想,晚了这么多年的地震预报还算是成功,说明地震预报实在是太难了。

Q:既然地震这么难预测,那以后漫漫长路,地震研究者将如何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的精准度呢?

作为地球内部爆发的灾害之一,地震带给人们的猝不及防和触目惊心的破坏和剧痛。但地震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类无法进入的地球内部。

地震发生时,首先出现的是上下震动的P波,震动幅度比较小,过一会儿后,水平运动的S波就到了,才会造成较大的破坏。如果能够实现利用P波和S波出现的时差来进行地震预警,这其中最短也有10秒左右,最长不超过1分钟,对于大地震来说,即便是小于1分钟的时间差也能减少不少损失。

因此,目前国家地震局正计划在全国再增加3000个地震台(网),保证全国每个县城至少有一个台(网),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哪怕只是局部地区发出预警,也可以减少很大的损失。目前日本和美国也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通过观测地震波,就可以确定地球内部的结构。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类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地震预警,为地震避难,找到1分钟的提前逃生时间。

除了地震预警,科学家们还在从事地震预测方面的研究。当前,美国已在圣安德烈斯断层地区,日本在东京地区进行深井观测,期望能早期获得地下微小破裂的响应,以实现地震预报,而中国科学家也在相关方面进行努力研究。

尽管地震预测的难度很大,特别是短期和临震的预测远没有过关,但我不认为“地震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必须刻苦奋进,把握地震预报的切入点:越过地平线,不停息地去“抚摸”强烈地震发生与发展的“脉搏”。也就是说,在地震发生的地方,首先要看看深部介质的组成是什么、性质是什么、结构是什么,从而推测发生地震的时间。地震科学工作者从来都未曾忘记过这是自己的天职。爱因斯坦曾说过:“世界的永恒的奥秘就在于它的可理解性。”地震预测亦是如此。

3. 地震是人类永远无法躲过的灾难吗?

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因为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对于地震有防护能力了,大部分低于六级的地震都没有什么人员伤亡。在我们人的历史发展上,人类曾经遇过很多非常严重的大灾难,洪水、海啸、台风、地震都是其中几种,但是对于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可能就是地震。地震不仅能造成各种伤亡,而且对于经济损失来说是毁灭性的。我们所熟知的汶川地震和唐山大地震就是两起对国人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关于地震这一方面,大家了解到的基本都是由于一些板块撞击所产生的一种地壳运动现象。这种现象人为是无法干预的,所以我们只能祈求地震小一点,或者能够提前预知然后躲避这场灾难。关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则是认为地震是人类永远无法躲过的灾难,而我确实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我有下列看法。
一、现在处于地震带的地区房屋都是采用了更坚固的结构。
经过了汶川地震那种传统的时间,我想可能大部分在那里的地区,都会将房屋建得更坚固一点。都知道日本是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在日本那部分房屋都非常坚固,直接能抗七级以下的地震而不坏。日本就是应对地震非常好的国家之一,我们可以效仿他们的方法。

二、处于地震带地区的人们会经常训练各种躲避灾难的技能。
对于在地震带地区的人们来说,训练技能肯定是要经常练的。比如在地震发生之后,怎么样才能快速到达安全地区或者困在室内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处于安全的状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经常训练能够让人们应对这种灾难。
三、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已经能够提前预知大部分地震。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已经有一些仪器可以预支大部分地震,甚至能够勘测到地震的级数。这些仪器大多会放置在那些地震带,所以在地震发生之前,人们就能预知到,或者通过观察某种生物的异常反应也能够预知地震,这样就能够很好躲避。
如果大家对于地震是人类永远无法躲过的灾难这个问题有其他看法,欢迎在下面评论区留言。

地震是人类永远无法躲过的灾难吗?

4. 令人害怕的地震,除了自然因素会因为人为地震吗?

地震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随着地震等级的增加而增加。在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地球上发生过多次高震级地震,例如我国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以及日本的福岛地震等等。地震的发生是无法预测的,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引起地震的并非只有自然因素,还可能是人类因素引起的。

2017年一项发表在《地震研究快报》上的研究指出,地球过去150年发生的所有可监测地震中,有大约730处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而且个别地区的地震发生趋势存在明显上升。实际上在此研究之前就已经有地质专家指出人为因素可导致地震的发生,但从近些年来发生的情况来看,没想到人为因素导致的地震等级已经达到了可能突破7级的程度。那么人类到底做了什么,导致地震的发生呢?

自然因素引起的地震通常是沿着地壳里的断层线蔓延开来的,而人类因素引起的地震可以发生在距离断层线较远的地方,采矿就是人为因素中引起地震次数最多的一种活动,在730次中占到了271次。采矿就是工人不断地将地表下的矿石资源挖掘出来,一旦开采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地下中空现象,只要地壳稍微运动一下或者外界施加一点力量,就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的地震。

其次是水库和大坝的建设,在730次案例中占到了167次。修建水库和大坝两项工程通常是共存的,这有可能导致原本一个地方的地质原本就比较脆弱,然后还要在上面堆积大量的水,给地下层施加巨大的压力,最终引发地震的发生。曾经就有说法认为,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与其附近的紫坪铺水库有关,据了解该水库的总储水量达到3.2亿吨左右。

再者就是对石油的开采,不断革新的开采技术也导致了地震发生的概率升高。在开采石油方面,美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水力压裂法,根据专家的介绍这种方法确实能够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中水力压裂法产生的高压废水会导致地下岩层裂解和对断层起到润滑作用,但也增加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在730次案例中,由水力压裂技术引起的地震次数就达到了39次。

除了以上所说的因素之外,核武器和核电站的爆炸也有可能人为导致地震的产生。众所周知,历史上最早遭受核武器重创的国家是日本,广岛和长崎在两枚原子弹的轰击下几乎变成了废墟。如今大多日本民众谈核色变,可见核武器所造成影响之深远。人类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矿石资源、石油资源、水电资源,如何防止这些资源的开采所导致的人为灾害,是许多国家今后发展道路上一个艰难的课题。

5.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悲剧难道永远无法避免吗?

自有地震以来,在河北(包括京津)地区,史料载明了日期的大于6级的地震有30次,在初一、十五前后各一天发生的就约占50%。如果不算余震,则发生在初一、十五前后各一天的大地震,占总地震数的55%。不仅河北如此,整个华北地区的地震也有这种规律。如1966~1984年间发生的5级以上的95次地震中,发生在朔望期(取为朔望日前一天至后两天)的为48次,约占50.5%;6级以上的地震共19次,发生在朔望期的为10次,约占52.6%;7级以上的地震共5次,发生在朔望期的为3次,占60%。这些比例都比自然概率27.1%高得多。除华北外,新疆柯平地区及江苏溧阳一带的地震也明显与朔望期有关。但并不是所有地震都“青睐”初一、十五,有些地震特别“喜欢”初七、初八(即上弦)或二十二、二十三日(即下弦)。地震科学家们统计了云南地区发生的地震,发现地震最喜欢在农历的二十二,即下弦的前一天,发生在云南;其次则比较喜欢初一这天。云南地区的地震在农历的二十二这天释放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6.1%,在初一释放的能量占18.7%,而下弦前一天或初一,仅占朔望月总天数的4.2%。月球是周期性地绕地月系质心运转的,地震又与月球的运转有很大关系,那么月球运转周期在地震的发生上有没有反应呢?1969年,美国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在月球上安置了地震记录仪,科学家分析第一批记录结果就发现月震有约27天的周期,这正是月球靠近地球的周期(叫做近月点)。科学家们由此开始探讨地震有无类似的周期。对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从1964年到1971年记录的42000个地震的分析表明,地震数据峰值是13.65天,每月出现两次这样的峰值。也就是说,地震存在约27天的周期。科学家分析了发生在1949~1974年的美国阿拉斯加和中美洲的大量地震,也发现有13.65天的周期,而澳大利亚和日本列岛的这种效应不明显。不过,科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上述周期的得出是由地震数据本身的正常变化引起的,与月球无关。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索。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悲剧难道永远无法避免吗?

6.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悲剧难道永远无法避免吗?

自有地震以来,在河北(包括京津)地区,史料载明了日期的大于6级的地震有30次,在初一、十五前后各一天发生的就约占50%。如果不算余震,则发生在初一、十五前后各一天的大地震,占总地震数的55%。不仅河北如此,整个华北地区的地震也有这种规律。如1966~1984年间发生的5级以上的95次地震中,发生在朔望期(取为朔望日前一天至后两天)的为48次,约占50.5%;6级以上的地震共19次,发生在朔望期的为10次,约占52.6%;7级以上的地震共5次,发生在朔望期的为3次,占60%。这些比例都比自然概率27.1%高得多。除华北外,新疆柯平地区及江苏溧阳一带的地震也明显与朔望期有关。但并不是所有地震都“青睐”初一、十五,有些地震特别“喜欢”初七、初八(即上弦)或二十二、二十三日(即下弦)。地震科学家们统计了云南地区发生的地震,发现地震最喜欢在农历的二十二,即下弦的前一天,发生在云南;其次则比较喜欢初一这天。云南地区的地震在农历的二十二这天释放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6.1%,在初一释放的能量占18.7%,而下弦前一天或初一,仅占朔望月总天数的4.2%。月球是周期性地绕地月系质心运转的,地震又与月球的运转有很大关系,那么月球运转周期在地震的发生上有没有反应呢?1969年,美国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在月球上安置了地震记录仪,科学家分析第一批记录结果就发现月震有约27天的周期,这正是月球靠近地球的周期(叫做近月点)。科学家们由此开始探讨地震有无类似的周期。对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从1964年到1971年记录的42000个地震的分析表明,地震数据峰值是13.65天,每月出现两次这样的峰值。也就是说,地震存在约27天的周期。科学家分析了发生在1949~1974年的美国阿拉斯加和中美洲的大量地震,也发现有13.65天的周期,而澳大利亚和日本列岛的这种效应不明显。不过,科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上述周期的得出是由地震数据本身的正常变化引起的,与月球无关。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索。

7. 地震会给人们带来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地震会给人们带来

8. 地震带给人们的危险

地震本身就是自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有些感受不到的可以称之为地壳运动,产生比较剧烈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地震;其本身没有什么危险,就是地壳或者地质活动的表现,但是伴随而来的次生灾害则是给人带来危险的源头,次生灾害就是地震发生时以及发生后所引发的一些灾害状况,比如滑坡、断裂、地面沉降、房屋倒塌、阻塞湖泊而形成堰塞湖,还有就是伴随而来的疾病等等,如果地震发生时,一些危险品工厂发生泄漏等等,都是地震所带来的次生灾害影响,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危险,希望对你有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