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2024-05-12 14:53

1. (论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的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
它既要研究共同性和普遍性,又要研究个殊性,它不但无法排除而且要研究偶然性、研究意义和价值,同时,它的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并非像自然科学那样是人与物之间不能沟通只能说明的单向度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可以沟通理解的双向互动关系。虽然它们从一开始就与自然科学、理论科学和独立科学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情意结,甚至有着在“科学”层面上的某种同一性或亲缘关系,但是,这一切都并不否认其应时而生、发展壮大以及其对科学概念演变至今的丰富涵盖所作的特殊贡献。在研究方法上,人文社会科学借鉴和参照了自然科学的一些实证做法,但它又有着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道路。在科学的发展史上,它与自然科学一道,共同支撑起完整的科学“大厦”,从而为人类科学事业的繁荣和昌明发挥着自身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

双重属性系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系指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一方面,它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秉执科学的原理和法则,按照科学的逻辑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保持科学的理论品格,实现科学的认识功能。另一方面,它又以人类自身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意识形态功能。所谓人文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其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之下,自觉地维护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利益。如果说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研究事物界必然的因果关系,研究普遍性和共性,排除偶然性、意义和价值的话,那么人文社会科学则研究人界、人及其创造和表达,它不仅要寻求普遍的、共同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偶然性和特殊性,并具有价值性。概言之,人文社会科学既是事实科学又是价值科学,是客观和主观、真理和价值、事实和规范相汇通相统一的科学。
人文科学具有滞后性或后起性

19世纪,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家孔德,按照研究方法将科学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描划为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个阶段,并藉以指出,数学称得上是所有科学的皇后,最为严密完整,物理学已达到实证水平,生物学已进入形而上学阶段,而社会学则还处于神学阶段。当今世界虽然早已不是孔德所处的时代,人文社会科学更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无论研究手段方法还是研究成果水平,都还滞后于自然科学。爱因斯坦在分析物理学与实在的关系时,也曾对科学理论的层次性作过一段精辟的阐述。他指出,科学理论可以分为三级体系,第一级体系是由科学用到的全部原始概念,即那些同感觉经验直接联系的概念以及联系这些概念的命题所组成的经验知识体系,这种体系的组合还带有较大的随便性,属于低等级低水平的体系。第二级体系是由第一级体系中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一般理论知识体系,这一级体系的建构具有较高的逻辑统一性。第三级体系是由第二级体系中的少数基本概念和关系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科学公理体系,它在更深的层次上更加集约和概括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全部,因而离现象世界也更远。任何一门科学,从初建到成熟,大致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跃升,沿着归纳的路线,属于粗放型的经验科学形成过程;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跃升,沿着演绎的路线,属于成熟型的理论科学的形成过程。相对而言,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绝大多数还大致处于前者水平,而自然科学中的绝大部分研究则已达及后者的高度。
综上所述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事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功利性(或者说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殊性,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规范性,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实地性,等等。可以说,综合性是其作为科学之最根本的特性。

(论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2. (论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的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
  它既要研究共同性和普遍性,又要研究个殊性,它不但无法排除而且要研究偶然性、研究意义和价值,同时,它的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并非像自然科学那样是人与物之间不能沟通只能说明的单向度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可以沟通理解的双向互动关系.虽然它们从一开始就与自然科学、理论科学和独立科学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情意结,甚至有着在“科学”层面上的某种同一性或亲缘关系,但是,这一切都并不否认其应时而生、发展壮大以及其对科学概念演变至今的丰富涵盖所作的特殊贡献.在研究方法上,人文社会科学借鉴和参照了自然科学的一些实证做法,但它又有着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道路.在科学的发展史上,它与自然科学一道,共同支撑起完整的科学“大厦”,从而为人类科学事业的繁荣和昌明发挥着自身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
  双重属性系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系指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一方面,它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秉执科学的原理和法则,按照科学的逻辑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保持科学的理论品格,实现科学的认识功能.另一方面,它又以人类自身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意识形态功能.所谓人文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其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之下,自觉地维护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利益.如果说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研究事物界必然的因果关系,研究普遍性和共性,排除偶然性、意义和价值的话,那么人文社会科学则研究人界、人及其创造和表达,它不仅要寻求普遍的、共同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偶然性和特殊性,并具有价值性.概言之,人文社会科学既是事实科学又是价值科学,是客观和主观、真理和价值、事实和规范相汇通相统一的科学.
  人文科学具有滞后性或后起性
  19世纪,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家孔德,按照研究方法将科学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描划为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个阶段,并藉以指出,数学称得上是所有科学的皇后,最为严密完整,物理学已达到实证水平,生物学已进入形而上学阶段,而社会学则还处于神学阶段.当今世界虽然早已不是孔德所处的时代,人文社会科学更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无论研究手段方法还是研究成果水平,都还滞后于自然科学.爱因斯坦在分析物理学与实在的关系时,也曾对科学理论的层次性作过一段精辟的阐述.他指出,科学理论可以分为三级体系,第一级体系是由科学用到的全部原始概念,即那些同感觉经验直接联系的概念以及联系这些概念的命题所组成的经验知识体系,这种体系的组合还带有较大的随便性,属于低等级低水平的体系.第二级体系是由第一级体系中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一般理论知识体系,这一级体系的建构具有较高的逻辑统一性.第三级体系是由第二级体系中的少数基本概念和关系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科学公理体系,它在更深的层次上更加集约和概括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全部,因而离现象世界也更远.任何一门科学,从初建到成熟,大致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跃升,沿着归纳的路线,属于粗放型的经验科学形成过程;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跃升,沿着演绎的路线,属于成熟型的理论科学的形成过程.相对而言,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绝大多数还大致处于前者水平,而自然科学中的绝大部分研究则已达及后者的高度.
  综上所述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事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功利性(或者说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殊性,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规范性,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实地性,等等.可以说,综合性是其作为科学之最根本的特性.

3. 人文社科项目如何拟定题目

一、题目要准确
 首先应保证题目与内容相符,也就是说,题目要能准确的反映项目所研究探讨的人文社科内容。有的题目可能明确地点明自己的观点,从题目大家一看就明白了作者的观点;有的题目点明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和内容;还有的题目用比喻的方法表述,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还有的用问题的形式等等。无论采用哪种命题方式,但题目一定要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题或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题目要简洁
  简洁就是简炼、干净、高度概括。简洁明了的题目,使人看了一目了然,马上知道作者所要阐述的问题。如果题目太长或拗口,读者看了会有一种腻烦心理,削弱阅读的兴趣。一般文题不应超过20个字,如果自己觉得字数少交代不清,应用副标题加以限制说明。即使题目不长,可有可无的字也一定要舍掉。
 三、题目要新颖
  新颖应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随着教育的发展,注意捕捉他人未发现的问题;总结他人未总结过的经验。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其二是指在大家讨论的原有问题之外,提出新的问题,或选择新的角度,或有新的立意。 
 四、题目要具体
 论文的题目一般不宜过大,对于人文社科项目来说,大的题目不容易集中论述,致使论文内容显得肤浅、空泛,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尤其初次参与研究人物社科类项目者,更应选择一些小的题目,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使论文的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
  总之,人文社科项目的题目往往是对研究项目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精髓的集中体现。因此,写该类项目之前一定要反复斟酌。拟定论文题目时要注意从小处着手,力求做到以最准确、最简洁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新观点,总结自己的新经验。

人文社科项目如何拟定题目

4. 人文社科类课题有哪些

人文社科类指的是人文与社科两大类。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社科即指社会科学。因而,人文社科类课题主要以社会的现象和事物为研究对象。每年人文社科相关的部门都会下发一些有关人文社科类方面的课题。那人文社科类课题有哪些呢!
人文社科类课题类型有三种:市级、省级、国家级,大家在申报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申报自己能力范围的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包括青年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单列学科项目:指全国教育、艺术、军事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的各类项目

5. 人文社科类项目申报的那点事儿

申请科研项目是每个博士生入学时就应当具备的技能。因为每个学校都会资助学生开展创新项目,所以很多同学在本科、硕士阶段都已经有过独立负责课题的经历了。读博的过程中,也少不了独立申报课题,或帮助老师填写项目申报书的情况。我在刚刚入学的第一个月,导师就要求我帮他填写了两个项目的申报书;第二个月,学校开展创新项目申报工作,我又申报了一个自己的课题。读博期间,有些同学还会申请国家社科基金的青年项目。因此,在读博之前,学会申报项目是很有必要的。
  
  
 项目申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题;2.阅读文献;3.撰写项目申报书。看到这儿,可能你会觉得有点儿熟悉,其实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和论文开题的准备工作非常相似,所以,要准备开题报告的同学同样需要学会这项技能。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项目资助单位对项目最终能否获批具有决定性影响,不同的项目资助单位对项目选题的偏好也不同,所以,在选题之前,首先要了解你所申报项目的资助单位,上网搜索一下该单位近期的工作重点,看看他们最关心的前沿问题是什么,尽量让自己的选题贴近资助单位的工作重心。
  
  (二)紧跟热点 
  
 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之外,还应该时刻关注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了解本学科及其相关行业的热点话题,以独特的视角去研究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关注度,而且一般是出现不久的新问题,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能还不充分,所以,这样的选题往往更容易受到关注,也更具创新性,获批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三)考虑自己的研究偏好 
  
 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兴趣可以推动你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虽然不能将兴趣视为选题的首要因素,但选题的时候需要考虑自己的研究偏好。每个研究生大多都有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将长期关注的、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转化为项目课题来申报的话,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能,在选题的时候也应该尽量贴近自己熟悉的、有能力驾驭的、有兴趣深入研究的领域。
  
  (四)选题切忌太大 
  
 我们在选题的时候最常犯的错误就是选题太大,这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界定不够明确,一般我们都是先确定了自己要研究的具体内容,然后将其抽象成一个概念,拟出命题。有时候,你循着这个抽象的概念反推一下,可能会发现包含在这一概念下的具体事物有太多,不仅仅包含了你想要研究的对象,还包括其他很多你的研究可能并不会涉及的事物;如果你在选题中选择了这样一个比较空泛的概念,首先可能会让评审人员感觉你难以胜任这个项目;其次,即便项目获批,后面在完成项目的时候,也会遇到麻烦,相当于给自己的研究挖了个坑。
  
 搜集、筛选、整理、阅读文献资料的过程,是科研项目开展的基础,也是课题申报书(开题报告)撰写的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基本可以了解选题的价值、选题的合理性、选题的创新性等问题,所以在选题的同时就去搜索、查看一些文献,对选题的最后定夺也是有帮助的。
  
 搜索文献一定要学会巧妙地运用关键词,关键词可以是自己为研究对象所设定的概念词,也可以搜索其他相似、相关的概念,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可以斟酌自己在选题中所设定的概念词是否准确。文献的来源是考察文献质量的重要维度之一,如果你没有时间阅读太多文献,搜索文献时可以在筛选条件中设定只现实核心期刊的论文,或是只显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这种筛选功能在大部分论文库中都能实现。
  
 阅读文献的过程又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文献概览。这个步骤基本是与确定选题同步进行的,通过关键词搜索,了解有多少人已经对相关问题做过研究,自己的选题有没有创新性,还能不能找到其他研究视角。第二步,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显然更深入,在选题确定之后,要对自己之前广泛搜集的文献进行筛选、分类、阅读,总结一下前人关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成几类,都阐释清楚了那些问题,这些研究有哪些优点,又存在哪些局限,并推演出自己的选题与其他研究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详实的文献综述。同时,我们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一些其他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思考一下可否借鉴,还有没有其他更具创新性的视角,或更科学的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文献研究,我们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点收获:1.国内外研究现状;2.选题意义;3.选题创新性;4.研究方法。这些要点基本构成了课题申报书的前半部分。
  
 大多数项目申请书都会明确标明需要填写的内容,也有一些没有明确标明的,但是一般都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论证及研究计划 
  
 这个部分主要是论述与课题相关的最基础的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这项研究的价值何在,国内外是否有同类研究,你的选题与其他同类研究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文献研究的收获。
  
 1.选题背景(或称“选题目的”):简要阐述与选题相关的行业背景和政策背景,也就是要说清楚“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选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前人关于同一研究对象的研究都包括哪些方面,得出了哪些结论,这些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前人未涉及的研究空白。
  
 3.研究意义:在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之后,要说明选题的意义,一般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部分,也可以称为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理论意义是指研究成果对学界可能带来哪些理论贡献,实践意义是指你的课题研究对某一行业的发展或某一企业的具体运作产生哪些影响。
  
 4.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详细阐述自己的课题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具体打算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这部分内容应尽可能详尽,而且应该有条理地分要点阐述,体现出项目研究的逻辑。
  
 5.研究方法:课题研究中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研究方法,人文社科类课题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等。
  
 6.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重点即课题研究中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研究项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难点即课题研究中可能会遇到困难的地方,主要是为了考察课题申报者对于项目开展的过程有没有一个整体的评估,是否了解研究的难点;难点可以是研究内容的某个部分,也可以是研究的某个环节,比如说要获得项目所需的某一数据有一定的难度。创新点是你的课题最出彩之处,你的项目与其他人的研究相比,有哪些其他人从未涉及的内容,其他人从未采用过的研究视角,或是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创新点是项目论证的重点。
  
  (二)完成项目的条件论证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实力、课题组曾经的研究成果来论证课题组有条件、有能力完成该课题研究。
  
 1.课题负责人承担的相关项目:列举课题负责人曾经做过的、与正在申报的课题有一定联系的所有项目名称;如果明确要求只列出“课题负责人”参与过的项目,就按要求做;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可以将课题组其他成员承担过的相关项目也列上,以证明课题组的科研实力。
  
 2.课题负责人近年发表的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列举课题负责人5~10年内公开出版的著作、公开发表的论文。当然,列举的成果应当与所申报的选题有一定关联,至少应该是同一学科内的成果。同上,如果没有具体要求,可以将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相关科研成果也一并列出。
  
 3.完成课题的时间保证:这里需要为项目开展的具体过程做一个时间规划,将项目研究分成几个阶段,列出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及每个阶段的截止时间,体现出申报者对于项目进度的整体把握。
  
 4.完成课题所需的科研条件:这里主要还是列举课题组具备的科研条件,对于人文社科类课题,可能不需要太多实验器材、设备等硬性条件,更多的还是课题组所具备的软实力,如课题组成员是某学科带头人,课题申报者供职于学校某科研实验室,该实验室能提供项目所需的技术支持,或者课题组曾经做过类似课题,拥有一定的行业资源,与行业内的重要单位有过合作经历,对于后期在业界开展调研很有帮助。
  
  (三)预期科研成果 
  
 一个合格的课题申报者对自己的项目成果应该能有一个理性的预期。科研成果的数量及形式应该视课题的基本情况而定,一般学校针对学生开展的创新项目,提供几千元的项目资金,其成果可以是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是一份内容详实的科研报告。如果是市级、省部级的大项目,资助金额数十万元,相应的课题规模也会更大一些,一个大的课题下面一般会设置一些子课题,每个子课题都会有各自的成果,然后形成一个整体的成果集;这种情况下,应该在课题申请书上写明课题所包含的子课题,每个子课题可能形成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最后总的项目成果形式。
  
  (四)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部分,需要详细列举科研经费的各类用途,以及每一类需要分配多少金额。经费预算与日后的经费报销息息相关,所以,在做预算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项目进展中每个环节所需要的经费及金额数量。经费预算千万不可随意填写,这不仅可能为后期报销带来麻烦,更可能直接影响项目能否获批,以及项目最后能获得的资金数额,如果审批人认为你填写的预算不合理,即便你的项目选题很出众,也很可能会不按申报的数额给予资助,会减少那部分他们认为不合理的金额。
  
 申报课题并没有那么难,申报书多填几次也就有经验了。课题申报的关键是选题和填写课题申请书,文献阅读是穿插在这两个关键任务中的,并能为二者打下基础。选题既要重视项目的研究价值,也应切合实际。课题申报书最重要的就是说清楚两件事:一是选题的意义和课题的具体内容;二是论证课题组有实力、有条件完成该项目,并取得相应的成果。最后,还有一个小技巧,课题申报书的填写要有条理、有层次,以小标题统领每一段文字,切忌一大段一大段没有要点的论述,审批人可能没有那么多耐心去细细琢磨每一段话的内涵。

人文社科类项目申报的那点事儿

6. 从总体上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主要特点

  总体特点有三:
  一是以获得科学的人文社会认识成果为目的;
  二是综合了传统科学方法的精华,又有所超越;
  三是对科学思维方法辩证综合的掌握。

7. 怎样申报人文社科课题

一、要正确选题,关键是选题要有特色并取得了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 第一,申报的课题应该是你已经开始或正在研究的课题,应有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专家在评审时首先要看申报者是否有前期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此,我们平时的科研就要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持之以恒,长期积累。人的精力是限的,研究方向不要太广。从评职称的角度看,因为要求成果的数量,你可能会短平快地多写、快写那些好写的不同方向的文章。但从报课题和搞研究的角度看,要求有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所以要早定研究方向,且要稳定研究方向,从小课题做起,从小文章写起,并持之以恒,不断积累。 另外,除了要有自己的前期成果外,还应了解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这对掌握学科前沿,明确具体研究内容,使自己申报的课题具有先进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选题一定有要特色。首先要体现时代的特点,要选择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其次,要体现不同院校专业的特点,有特色才会有优势。选题要象做生意一样“你无我有,你有我强,你强我转”。另外,对申报的课题如有实地调查的资料,或有总结实际工作部门经验的资料最好。因为实地调查的资料是特色的最好体现。有实际调查的资料才能申报出你所报课题的特色,否则你的课题就不能打动人。 第三,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当然不是说,我们申报课题,一定要用“课题指南”的题目作为选题,而是说,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 国家社科基金是每年制定一次指南,教育部的课题是每个五年规划,委托各学科学者制定五年规划的咨询报告,提出五年内各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为什么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呢?因为“课题指南”所提出的题目都是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重点课题是国家急需研究的问题。所以我们申报的项目一定不要脱离指南,要围绕指南来选题。 二、严密科学地进行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非常重要,论证的好坏是决定能不能被立项的前提条件。因为同样的课题申报者往往有几家甚至几十家,哪个能评上,哪些评不上,主要看论证。专家看论证主要看以下几点: 第一,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 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 第四,前期成果。 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评委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三、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合 课题组成员的材料是衡量课题组成员的水平及能否完成课题任务的关键。过去就有因为课题组只有申报者一两个人,或者结构不合理、成员水平不高,尽管论证得非常好而没有立项。 为什么对课题组成员要这样重视?因为当前的课题研究主要靠集体研究,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很难研究出精品来。只有大家合作,互相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出精品。 课题组成员要合理地搭配、整合。 第一,校内外结合,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体现合理的地缘结构。而且容易获取不同地区的研究材料,降低研究成本。 第二,对于应用型研究课题,研究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结合,成员中除理论工作者外,还应包括一些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便于调查,而且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在队伍结构上的体现。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成员中应有造诣较高的教授,还要有从事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 第三,不同研究特长人员的结合,体现研究队伍知识结构的合理。比如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都会写要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如果队伍里有统计分析专家肯定更好。 第四,职称、年龄、学历学位结构要合理,体现研究队伍的水平和可持续研究能力。如果队伍里全是50几岁的教授,表面上看,水平很高,但没有形成学术梯队,缺乏研究后劲。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问题我们都要注意,比如一定要严格按要求,如实、规范、准确地填写表格的各项内容等等。我们不要犯对内容填写错误的低级错误。申报课题并不只是申报期间这几天的事,大家平时就要树立课题观念。特别是我们文科教师要增强课题观念。把课题研究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认识到进行课题研究是提高我们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怎样申报人文社科课题

8. 怎样申报人文社科课题

一、要正确选题,关键是选题要有特色并取得了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 第一,申报的课题应该是你已经开始或正在研究的课题,应有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专家在评审时首先要看申报者是否有前期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此,我们平时的科研就要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持之以恒,长期积累。人的精力是限的,研究方向不要太广。从评职称的角度看,因为要求成果的数量,你可能会短平快地多写、快写那些好写的不同方向的文章。但从报课题和搞研究的角度看,要求有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所以要早定研究方向,且要稳定研究方向,从小课题做起,从小文章写起,并持之以恒,不断积累。 另外,除了要有自己的前期成果外,还应了解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这对掌握学科前沿,明确具体研究内容,使自己申报的课题具有先进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选题一定有要特色。首先要体现时代的特点,要选择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其次,要体现不同院校专业的特点,有特色才会有优势。选题要象做生意一样“你无我有,你有我强,你强我转”。另外,对申报的课题如有实地调查的资料,或有总结实际工作部门经验的资料最好。因为实地调查的资料是特色的最好体现。有实际调查的资料才能申报出你所报课题的特色,否则你的课题就不能打动人。 第三,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当然不是说,我们申报课题,一定要用“课题指南”的题目作为选题,而是说,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 国家社科基金是每年制定一次指南,教育部的课题是每个五年规划,委托各学科学者制定五年规划的咨询报告,提出五年内各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为什么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呢?因为“课题指南”所提出的题目都是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重点课题是国家急需研究的问题。所以我们申报的项目一定不要脱离指南,要围绕指南来选题。 二、严密科学地进行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非常重要,论证的好坏是决定能不能被立项的前提条件。因为同样的课题申报者往往有几家甚至几十家,哪个能评上,哪些评不上,主要看论证。专家看论证主要看以下几点: 第一,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 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 第四,前期成果。 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评委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三、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合 课题组成员的材料是衡量课题组成员的水平及能否完成课题任务的关键。过去就有因为课题组只有申报者一两个人,或者结构不合理、成员水平不高,尽管论证得非常好而没有立项。 为什么对课题组成员要这样重视?因为当前的课题研究主要靠集体研究,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很难研究出精品来。只有大家合作,互相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出精品。 课题组成员要合理地搭配、整合。 第一,校内外结合,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体现合理的地缘结构。而且容易获取不同地区的研究材料,降低研究成本。 第二,对于应用型研究课题,研究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结合,成员中除理论工作者外,还应包括一些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便于调查,而且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在队伍结构上的体现。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成员中应有造诣较高的教授,还要有从事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 第三,不同研究特长人员的结合,体现研究队伍知识结构的合理。比如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都会写要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如果队伍里有统计分析专家肯定更好。 第四,职称、年龄、学历学位结构要合理,体现研究队伍的水平和可持续研究能力。如果队伍里全是50几岁的教授,表面上看,水平很高,但没有形成学术梯队,缺乏研究后劲。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问题我们都要注意,比如一定要严格按要求,如实、规范、准确地填写表格的各项内容等等。我们不要犯对内容填写错误的低级错误。申报课题并不只是申报期间这几天的事,大家平时就要树立课题观念。特别是我们文科教师要增强课题观念。把课题研究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认识到进行课题研究是提高我们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