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泡沫”经济指的是什么啊

2024-05-10 16:10

1. 经济学中的“泡沫”经济指的是什么啊

泡沫经济(日语:バブルけいざい),是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或者神话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日语称之为バブル崩壊)。 

20世纪出现过多次泡沫经济浪潮,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日本80年代的泡沫经济。其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等领域。但是一旦泡沫经济破裂,其影响将波及到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产业甚至国际经济的走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持续走热,对此,许多国际经济学者认为这是新一轮泡沫经济的开始。中国政府对此说法并不同意。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 


许多投资者把此次国内股市的大幅震荡理解为股市泡沫的破裂,担心中国将步东亚各国的后尘陷入金融危机。然而,这种恐慌实无必要,因为这既缺少对当前宏观经济基本运行情况的理性思考,又对“泡沫”、“泡沫经济”等经济学用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中国不是泡沫经济 

判断中国是不是泡沫经济,至少要考察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什么是“泡沫经济”?第二,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如何?用“泡沫经济”来描述是否合适? 

虽然经济学家对于如何定义“泡沫经济”迄今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点共识:其一,所谓泡沫经济,指的是经济中虚拟成份的比重超出了实质经济的承受能力,经济结构出现严重扭曲;其二,在泡沫经济形成以后,某些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上的预期逻辑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泡沫经济下,即使价格已经很高,由于需求极度旺盛,大多数市场主体仍然预计价格会进一步升高;其三,公众行为的非理性化致使相关市场的不确定性激增,市场规则失效。传统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供求决定均衡的价格与交易量。但是在预期逻辑改变之后,会出现价格越高、需求越旺的非理性的结果,需求曲线相应变为向右上方倾斜。若短期内供给量相对不变,而需求远远超过供给,那么供求曲线就不会有交点,因而市场上不存在稳定均衡。所以,要么在泡沫经济尚未形成规模之前生成适当的干预机制来解决这种市场失灵,要么就只能等待经济在价格狂飙难以为继之时的彻底崩溃。 

再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今年上半年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约为8%;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1%;外贸出口1245.7亿美元,同比增长8.8%;国际收支呈现顺差,外汇储备超过1800亿美元,人民币汇率稳定,说明中国在实质经济层面有良好的表现。据国家统计局官员称,当前中国物价变化保持良性状态,物价总体上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危险,说明长期疲弱后的市场开始稳定地恢复信心。货币供应量增长适度,利率保持稳定,股票市场融资规模大幅度增长,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继续下降,说明金融运行健康平稳。积极的财政政策、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粮食流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列为今年工作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等,有效地刺激了内需和供给的增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国际背景下保持了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说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除此之外,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即便是在股市发生剧烈波动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态势,把这说成“泡沫经济”乃至“泡沫经济的崩溃”难免牵强。至此,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中国当前的整体经济绝非泡沫经济,不必为此而恐慌。 

经济泡沫未必形成泡沫经济 

中国不是泡沫经济,但是不等于说中国经济或中国股市中没有泡沫。事实上,经济泡沫是大量存在的。但不必为经济泡沫恐慌,因为它与泡沫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泡沫未必形成泡沫经济,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泡沫是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经济泡沫是信用经济的必然产物。信用经济的规模是加速扩张的,而且信用结构日益复杂,在信用货币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出新的金融产品,它们与实质经济的距离越来越远,有的甚至毫不相关,至此,虚拟经济已经成为任何现代信用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理论上,虚拟的经济成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有实质经济对应的和没有实质经济对应的,后面一种虚拟成份就是所谓的经济泡沫。但这种划分对微观主体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无论有没有实质经济成份对应,他们所使用的虚拟成份在功能上完全相同。所以,在微观层面甚至局部经济中讨论经济泡沫的存在与否、数量多少,都显得不那么恰如其分。 

经济泡沫产生的根源决定了它对经济影响的两面性。正面效应往往被人们忽视,但其重要性并不因此而被抹煞。信用货币对经济的润滑作用、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以及信用体系的构筑,说到底都是借助了虚拟的经济成份才得以实现的。经济泡沫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经济泡沫往往造成繁荣的假象,所以容易受到追捧,具有自我强化的机制;又由于形式上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完全脱离实质经济,所以虚拟经济具有超出实质经济承受范围的倾向。当经济泡沫恶性发展时,或者说,如果对经济泡沫的负面效应不加控制的话,结果就会表现为泡沫经济。因此,经济泡沫问题在宏观经济层面特别是对经济结构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每一个现代经济中都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大量经济泡沫,但并非都以泡沫经济的形成与崩溃而告终。对那些典型经济进行重点研究,显然是我们寻找避免泡沫经济关键点的最佳途径。 

新兴市场似乎比较容易感染泡沫经济。这是因为新兴市场大多脱胎于落后经济,对财富极为渴望,容易被虚假繁荣所迷惑,有经济泡沫恶性发展的基础。新兴市场的成长速度很快,但往往是有信用经济之“形”而无信用经济之“实质”,市场制度远不完善,有发展成泡沫经济的可能。同时,新兴市场往往过早开放金融市场,结果容易受到外资的冲击,随即加速了泡沫经济的崩溃。 

与那些发生了泡沫经济继而导致危机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确有自己的幸运之处:首先,与小国经济相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因而,我们的经济架构比较完整;经济各部门的发展相对平衡;各种资源相对丰富;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内需潜力巨大……这些优势决定了我们的经济承受能力更强。其次,中国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因而,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认识市场制度、去理解市场规律、去摸索市场运行机制,逐渐地寻找到中国与市场经济的契合点。第三,中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在实践中日益提高。整顿海南房地产热、广东国信破产都是及时扼制经济泡沫恶性膨胀的成功案例。另外,逐渐深入金融部门改革,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继续规范资本市场运作……表明中国已经认识到现代信用经济的特点,对虚拟经济运行给予充分重视,希望通过对市场制度的完善从根本上抑制泡沫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虽说目前中国没有形成泡沫经济存在不少偶然因素,但是长远来看,也有一定的必然性。比如,监管机构对股市资金的规范,对机构投资者市场行为的规范,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治理结构的要求,等等,许多在短期内可能是利空的政策无疑都是长期重大利好。因为这些正是完善资本市场、防范泡沫经济的有效举措,无论投资者、上市企业还是国民经济的整 股市出现大的波动,一定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但盲目的恐慌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十分有害。信用经济以“信”为本,市场信心一旦动摇,必然对复杂的信用体系造成伤害,从而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使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甚至倒退。市场信心不稳是不成熟市场的通病。因此,在发展资本市场的问题上,健康的投资心理与健全的监管体系同样重要。

经济学中的“泡沫”经济指的是什么啊

2. 什么是泡沫经济?

虚拟资本过度增长。泡沫经济是指资产价值超过实体经济价值,容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况。泡沫经济往往受到许多投机活动的支持,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他们的资产往往容易破裂,因此被称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往往伴随着商品价格的起伏,但泡沫经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价格波动,而是指在社会资本过度集中和同一商品的重复销售导致过度投机之后,商品价格从商品价值发生根本性变化。

3. 简单说一下什么是泡沫经济


简单说一下什么是泡沫经济

4. 谁能通俗地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泡末经济?

什么叫泡沫经济?《辞海》(1999年版)中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解释。“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英语:Economic bubble,日语:バブル経済‎),是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由於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於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或者神话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日语称之为バブル崩壊‎)。 


20世纪出现过多次泡沫经济浪潮,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日本80年代的泡沫经济。其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等领域。但是一旦泡沫经济破裂,其影响将波及到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产业甚至国际经济的走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持续走热,对此,许多国际经济学者认为这是新一轮泡沫经济的开始。中国政府对此说法并不同意。 

[编辑] 
世界各国的泡沫经济 
17世纪 荷兰发生郁金香泡沫经济。 
17世纪 江户时代的元禄泡沫经济。 
18世纪 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经济(南海泡沫事件)。这次事件成为泡沫经济的语源。 
20世纪20年代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大量欧洲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国股价飞涨。之后黑色星期四爆发,美国泡沫经济破裂,导致1929年到1930年代的世界性恐慌。 
1980年代 日本泡沫经济 
1994年 墨西哥为主的中南美洲泡沫经济 
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 
1999年 - 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经济 
2003年 - 美国为主的全球房地产泡沫经济 
20世纪的泡沫经济往往在各国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之后纷纷破裂。 

股市泡沫是指股票价值不因其盈利能力、前景而炒高,只是基於羊群心理,而拚命抢高,但因其盈利能力不达,此时泡沫已形成。及后发觉公司赚钱少甚而亏本,持有人就会放弃此股,此时就是泡沫爆破时刻,又再做成互相践踏,不计蚀多少而沽出。

5. 这种情况算泡沫经济吗

简单一点来说泡沫经济,主要指资产泡沫,如虚高的房地产价格或者股票等金融资产价格,像八十年代日本东京房地产总价格之和差不多等于美国当时房地产的总和,严重背离其内在价值,所以说是房地产泡沫经济,其实体经济并不能支撑,所以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这种情况算泡沫经济吗

6. 什么是经济泡沫?可否举些具体例子,谢谢。?

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本质就是贪婪。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

举例
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GDP总量达到美国的69.6%,但因为日元升值、市场投机情绪过热、房地产市场崩溃等原因,导致日本经济在80年代中后期泡沫化,进入“失去的20年”。

7. 泡沫经济是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假如以一个公司为例,某上市公司的价值体现在股票市场上,公司为了吸引众多的融资来源,让大家都买它的股票,就对外鼓吹其利润的高速增长,从而引发了对该公司股票的空前热潮,由于现实中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其股价迅速下跌,犹如泡沫那样迅速膨胀又迅速破灭。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虚拟资本就是以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流量的的资本的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的,比如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等,人们受到鼓吹盲目购买了该公司的股票,人们持有的虚拟资本比公司实际拥有的资金多的很多。泡沫经济的根源在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偏离,即人们拥有的虚拟资本超过公司现实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部分。

泡沫经济是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8. 什么叫做泡沫经济,还有房地产泡沫?

  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泡沫经济可分为三个阶段,既泡沫的形成阶段、泡沫的膨胀阶段、泡沫的溃灭阶段。 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原因:第一、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   泡沫经济都是发生在国家对银根放得比较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阶段,社会经济表面上逞现一片繁荣,给泡沫经济提供了炒作的资金来源。商品经济具有周期性增长特点,每当经过一轮经济萧条之后,政府为启动经济增长,常降低利息,放松银根,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一些手中获有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资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是泡沫经济成长的社会基础。
  第二、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   从历次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看,到目前为止,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约束,关键是对促进经济泡沫成长的各种投机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但到目前为止,社会还缺乏这种监控的手段。这种投机活动发生在投机当事人之间,是两 两交易活动,没有一个中介机构能去监控它。作为投机过程中的最关键的一步——货款支付活动,更没有一个监控机制。虽然货款支付活动一般要通过银行进行,但银行只是收付中介,根据客户指令付款,对付款的内容无力约束,加上银行的分散性,起不了监控投机活动作用。政府是外在的,不可能置身于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之中。而且,政府还常常容易被投机交易所形成的经济繁荣假象一时迷惑,觉察不到背后隐藏的投机活动,一直到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才得到发现。
  危害:泡沫经济形成,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很大的。①泡沫经济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破坏国民经济的结构和比例。泡沫经济是由虚假的高盈利预期的投机带动起来的,官并不是实际经济增长的结果。它的产生和形成使国民经济的总量虚假增长、结构扭曲。②价格总要回归价值,泡沫经济也总有破灭的一天。旦泡沫破灭,在泡沫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就难以理顺,形成信用危机,这将给国民经济的运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和危害。以日本为例,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出现了金融机构大量的不良债权。经过五六年的消化,日本的银行至今还有30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威胁着金融系统的安全。③上市公司也受到打击,股价丁跌后,其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会大大削弱。④助长投机行为,并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对股票或房地产的狂热投机行为,打击厂实业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加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房地产泡沫可理解为房地产价格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并不断吸引新的买者--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与投机资本的持续增加,房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与之对应的实体价格,由此导致房地产泡沫。泡沫过度膨胀的后果是预期的逆转、高空置率和价格的暴跌,即泡沫破裂,它的本质是不可持续性。

  原因:首先,土地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基础。房地产与人们和企事业单位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居者有其屋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福利要求,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是没有穷尽的;而与企事业发展相关的生产条件和办公条件的改善也直接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由于土地的有限性,从而使人们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历来就存在着很乐观的预期。当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时期,国家的投资重点集中在基础建设和房屋建设中,这样就使得土地资源的供给十分有限,由此造成许多非房地产企业和私人投资者大量投资于房地产,以期获取价格上涨的好处,房地产交易十分火爆。加上人们对经济前景看好,再用房地产柞抵押向银行借贷,炒作房地产,使其价格狂涨。   其次,投机需求膨胀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诱因。对房地产出于投机目的的需求,与土地的稀缺性有关,即人们买楼不是为了居住,而只是为了转手倒卖。这种行为一旦成为你追我赶的群体行动,就很难抑制,房地产泡沫随之产生。   再有,金融机构过度放贷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助燃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异常升涨,肯定与资金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价值量大的特点,房地产泡沫能否出现,一个最根本的条件是市场上有没有大量的资金存在。因此,资金支持是房地产泡沫生成的必要条件,没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配合,就不会有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由于房地产是不动产•容易查封、保管和变卖,使银行部门认为这种贷款风险很小,在利润的驱动下银行也非常愿意向房地产投资者发放以房地产作抵押的贷款。此外,银行部门还会过于乐观地估计抵押物的价值,从而加强了借款人投资于房地产的融资能力,进一步地加剧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产业的扩张。

  危害:造成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失衡
  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意味着投资于房地产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在泡沫经济期间,大量的资金向房地产行业集聚,投机活动猖獗。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大企业的高额利润许多来源于土地投机和股票投机带来的营业外收益,结果放松了对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造成企业素质的普遍下降。日本企业在高速增长时期,通过以银行借款为中心的间接融资方式来扩大其设备投资。1987年以后,在股价和地价上涨的引诱下,都大幅度转移到了权益融资和投机土地的筹资方式上。大量的资金向房地产业流动,意味着生产性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或者说难以用正常的成本获得生产所必须的资金。   一方面,地价上涨导致投资预算增加,在高地价市区进行投资无利可图。如日本东京进行道路建设时,征用土地的费用高达总造价的43.3%,个别地段高达99%。这进一步造成了公共投入的相对缩减,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地价持续高涨,土地作为人们心目中最安全、收益率最高的资产被大量保有,使得本来就稀少的土地大量闲置或者低度使用,土地投机的倾向日益凸现。同时,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房地产持有者与非房地产持有者、大都市圈与地方圈的资产差距越来越大,招致社会分配新的不公,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带来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导致金融危机
  房地产业与银行的关系密切主要是由房地产业投入大、价值高的特点决定的。有资料表明,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投入资金中约20%~30%是银行贷款;建筑公司往往要对项目垫付约占总投入30%~40%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也多是向银行贷款。此外,至少一半以上的购房者申请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这几项累加,房地产项目中来自于银行的资金高达61%。因此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就成为最大的买单者。应该注意到:银行与一般企业不同,安全性对其来说特别重要。一般生产性企业的倒闭只是事关自身和股东,对其他主体的影响较小。而银行的倒闭不仅仅是这家银行自身的事情,而且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使其他银行也面临挤兑风险。
  造成生产和消费危机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企业财务营运逐渐陷入困境。股价下跌使企业发行的大量可转换公司债权在长期内不能转为股权,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偿债负担;此外,地价和股价下跌也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资产评估损失和被迫出售土地及股票的销售损失。企业收益的减少又使得投资不足,既降低了研究开发投资水平,又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生产的不景气又导致雇佣环境的恶化和居民实际收入的下降。企业倒闭意味着大量的失业员工,即使没有倒闭的企业,由于收益的下降也要不断裁减人员。此外,地价的下跌还使得居民个人所保有的土地资产贬值。由于经济不景气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居民对未来怀有不同程度的忧心,因此会减少当期的消费,扩大收入中的储蓄部分,以防不测。个人消费的萎缩又使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陷入困境。
  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大量的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剧增。在金融危机下,犯罪案件激增。以马来西亚为例,199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当年的犯罪率比1996年增加了38%,1998年第一季度犯罪率比1997年更增加了53%,由于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感到不满,社会危机逐渐加剧。工人、学生反政府的示威游行引起暴乱,社会动荡不安。